第134章 第一代科修士(2 / 2)

李墨却早有准备。他根据第一箭的反馈,快速调整参数 —— 风速不变,距离缩短至七十丈,仰角调整为二十六度,同时在弩箭上加装了一枚灵晶碎片(科举时剩下的废料,能增强穿透力)。再次按下按钮,弩箭带着淡蓝色的灵光飞出,这次不仅击落了飞剑,还擦着赵峰的灵甲飞过,在他的肩膀上划开一道口子。

“不可能!你一个无灵根的凡人,怎么可能……” 赵峰捂着伤口,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一直以为,修士的力量来自灵根,来自灵力,却从未想过,凡人靠知识,靠对规律的掌握,也能对抗筑基修士。

“没什么不可能的。” 李墨走到赵峰面前,手里还拿着画满轨迹图的草稿纸,“你靠的是灵根赋予的蛮力,我靠的是对抛物线、风速、力学规律的理解。你以为知识没用,是因为你从未真正懂过 —— 它不是歪门邪道,是比灵根更可靠的力量。”

演武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欢呼声。百姓们围着李墨,高喊 “科修士万岁”;其他格物进士也纷纷拿起身边的灵具,组成防御阵型,眼神坚定地盯着赵峰:“想欺负咱们科修士,先过我们这关!”

赵峰看着眼前的场景,知道自己讨不到好处,只能咬牙道:“你们等着!柳长老不会放过你们的!” 说完,捂着伤口,狼狈地驾着最后一柄飞剑逃走了。

程明走到李墨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李墨,你做得好。你用知识证明了,科修士不是笑话,无灵根凡人也能拥有强大的力量。从今天起,你就是青州第一代科修士的领军者。”

李墨捧着程明递来的 “格物进士” 令牌,令牌上刻着双螺旋与弩车的图案,这是科修士的标志。他看着台下欢呼的百姓,看着身边并肩而立的其他进士,突然明白了程明说的 “格物致知,凡人通天”—— 通天的不是灵根,是知识,是对规律的掌握,是永不放弃的信念。

当天下午,青州自治议会正式宣布 “科修士体系” 成立:格物进士可担任学堂讲师、灵具工坊主事、州境守卫官;设立 “格物研究院”,由李墨牵头,专门研发基于格物知识的新型灵具;还规定,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格物科举,让更多凡人有机会成为科修士。

消息传到其他州时,无数无灵根凡人纷纷涌向青州 —— 他们听说,在青州,没有灵根也能成为 “修士”,靠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冀州的代表带着学子来求学,荆州的工匠带着图纸来交流,豫州的农民带着灵稻种来请教,青州渐渐成了修真界格物学的中心,成了凡人心中的 “希望之地”。

而在玄天剑宗,柳苍澜看着赵峰带回来的弩箭碎片,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捏碎碎片,声音带着暴怒:“科修士…… 程明,你竟培养出这样的怪物!看来,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启动‘灭格计划’,彻底摧毁青州!”

但此刻的青州,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随意欺压的州境。李墨带着格物进士们,在灵具工坊里研发新型弩车 —— 能连发、能精准计算轨迹的 “抛物线弩”;王铁山带着农民军,在州境四周布下 “格物陷阱”—— 基于杠杆原理的绊马索、基于力学原理的落石阵;程明和洛清羽,则在学堂里培养更多的格物人才,让义务教育的火种,点燃更多凡人的希望。

夕阳西下,演武场上,李墨正带着学子们练习弩车操控。弩箭划破长空,精准命中靶心,引来阵阵欢呼。他看着远方的灵脉院,看着程明的雕像,心中满是坚定 —— 第一代科修士的路,或许艰难,但他们会走下去,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团结守护家园,让修真界知道,凡人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第一代科修士的诞生,不仅是青州的里程碑,更是修真界的转折点 —— 它打破了 “灵根即一切” 的固有认知,开启了 “知识主导力量” 的新时代,也为后续修真界的全面变革,埋下了最关键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