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堂博弈(1 / 2)

朝堂的青铜巨柱上,还残留着昨日争论的灵力痕迹。今日的早朝,气氛却比往日更压抑 —— 文武官员分列两侧,眼神都不自觉地瞟向御座旁的宰相魏嵩,以及他手中那卷厚厚的 “奏本”。魏嵩是护道联盟在朝堂的核心棋子,昨夜刚从赵家收到一箱灵晶,此刻正用指节轻叩奏本,金属扣的声响在殿内回荡,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打压敲前奏。

“陛下,臣有本奏。” 魏嵩上前一步,锦袍扫过地面,留下一道浮夸的弧线。他展开奏本,声音带着刻意的沉重,“青州知府张谦所奏‘格物科’,实乃祸国殃民之举!臣已查明,张谦与程明勾结,私设外骨骼工坊,实则是在锻造‘反器’,妄图煽动凡人造反;其所谓‘格物科’,更是耗费灵脉无数,据赵家呈报,青州闲置灵脉已因‘试点’受损三成,再这么下去,修真界灵脉恐将枯竭!”

说着,他递上一叠 “证据”—— 上面是伪造的灵脉检测报告,墨迹还未完全干透;还有几张模糊的画像,画着农民穿外骨骼的模样,却被刻意添上了 “持械” 的细节。“更有甚者,张谦私放粮仓灵米,名为‘供养考生’,实则是在拉拢乱民!” 魏嵩抬眼看向皇帝,语气带着蛊惑,“陛下,此等目无纲常、勾结叛逆之徒,若不严惩,恐七州凡民皆效仿,到那时,天下大乱矣!”

柳苍澜立即上前附和,元婴修士的威压瞬间笼罩大殿:“魏宰相所言极是!张谦此举,已触碰世家底线,若不贬黜,臣等恐难约束门下修士,届时‘焚灵阵’若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身后的世家官员纷纷跪请:“请陛下严惩张谦,废除格物科!”

皇帝坐在御座上,眉头紧锁。他不是看不出奏本中的破绽 —— 灵脉受损报告无官方印章,画像更是漏洞百出,但魏嵩掌控朝政多年,柳苍澜又手握元婴战力,若执意保张谦,恐怕会引发世家叛乱。犹豫片刻,他终是叹了口气:“张谦勾结叛逆,私耗灵脉,贬为庶民,流放北境苦寒之地,即日启程!青州格物科…… 暂令搁置。”

“陛下英明!” 魏嵩与柳苍澜同时躬身,眼底闪过一丝得意。

消息传到青州时,张谦正在灵脉院给考生讲解灵具使用。林默捧着密报跑来,声音带着哭腔:“大人!朝廷下旨了,您被…… 被贬去北境了!格物科也被搁置了!”

考生们瞬间慌了,阿力攥紧手中的外骨骼零件,大声说:“大人,咱们去京城请愿!凭什么说您勾结叛逆?咱们去跟陛下说清楚!”

张谦却异常平静。他放下手中的灵具图纸,轻轻拍了拍阿力的肩膀:“不用。北境虽苦,却也有凡人需要护着。格物科搁置了,可咱们学的格物知识没丢,只要你们记得‘凡人亦可掌格物’,总有一天,这科会再开的。” 他转身回府收拾行囊,只带了两本书 —— 一本《格物论》手抄本,一本《灵脉基础》,连知府大印都留在了案上。

启程那日,青州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有人捧着刚煮好的灵米粥,有人塞来御寒的棉衣,还有孩童拿着画着外骨骼的图纸,追在囚车后喊:“张大人,我们会等着您回来!” 张谦坐在囚车里,看着沿街的百姓,突然笑了,对着人群喊道:“好好学格物,好好过日子,别让我失望!”

囚车走远后,程明从街角的阴影里走出。他看着百姓散去的方向,眼中没有愤怒,只有冷静的坚定 —— 他早料到世家会反扑,b 计划从张谦上书那日就开始筹备了。

当晚,程明秘密约见了户部侍郎李修。地点选在京城城郊的一座破庙,庙里只有一盏油灯,昏黄的光映着两人的脸。程明将一卷厚厚的纸放在李修面前,纸上密密麻麻全是名字,旁边还按满了红色的手印 —— 这是七州凡人的签名,足足有一万三千多个,每个名字旁都写着一句话,有的是 “求陛下开格物科,给凡人生路”,有的是 “张大人是好官,请勿贬黜”,还有的是 “吾儿愿考格物科,不为修士,只为能种好灵稻”。

“李大人,这是七州凡人的请愿书。” 程明的声音低沉,“张大人被贬,不是因为他有错,是因为他挡了世家的路。您出身寒门,当年也是靠苦读才有今日,您该知道,凡人有多渴望一条上升的通道。”

李修看着请愿书上的手印,手指微微颤抖。他想起自己年少时,因是凡人身世,连参加修士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若不是王庸举荐,恐怕至今还在乡下种灵稻。“我知道,可…… 魏宰相手握朝政,柳苍澜是元婴修士,这请愿书递上去,恐怕不仅没用,还会连累更多人。”

“不会没用。” 程明取出另一卷纸,上面是二十多位寒门官员的签名,“这些都是不满世家垄断的官员,有吏部的主事,有地方的知州,还有禁军的偏将。只要您牵头,让他们联署请愿书,再加上这一万多凡人的签名,陛下就算想偏袒世家,也得考虑民心 —— 七州凡人刚平静下来,若知道陛下驳回请愿,恐怕又会引发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