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十天,据点里的灯彻夜未熄。程明用特制的灵纹刀,在活玉上雕刻微型双螺旋纹路,每刻完一道,就用洛清羽的基因片段校准能量流动;李砚则将灵根扫描仪的核心部件微型化,制成巴掌大小的 “灵根检测镜”,配合玉针使用,能实时显示灵根图谱;阿芷则熬制 “灵脉膏”,涂在玉针表面,能减少编辑时的疼痛感,还能防止灵能反噬。
当第一枚 “便携式灵根编辑器” 完成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编辑器由三部分组成:刻着双螺旋纹路的活玉针、巴掌大的检测镜、装着灵枢酶的微型瓷瓶,整体重量不到半斤,能轻松藏在衣襟或药箱里。程明用一只受伤的灵兔做实验 —— 将玉针注入灵枢酶,刺入灵兔的灵根穴位,检测镜上立即显示出灵根图谱,原本受损的片段在引导波的作用下,缓缓修复,灵兔的呼吸也从微弱变得平稳。
“成功了!” 李砚激动地大喊,检测镜上的数值跳动着,灵兔的灵根强度从 5 提升到 12,修复成功率达到 85%。
程明却没有立刻庆祝,他看着手中的编辑器,突然说:“一枚不够,十枚也不够。护道联盟掌控着大部分资源,我们就算有女娲针,也只能救少数人。” 他走到据点中央的石台前,铺开一张修真界地图,用灵墨在各州的标记点上画圈,“我们需要‘文明火种计划’—— 培养百名‘基因医师’,带着便携式编辑器潜入各州,像种子一样散开,为凡人编辑灵根,解锁基因锁,让格物学的知识在暗处生根发芽。”
计划一出,立即得到响应。洛清羽负责制定选拔标准:“要选出身底层、懂基础医术或格物学的弟子,最好是人造灵根者,他们更懂凡人的痛苦,也更清楚基因锁的危害。” 她还亲自编写了《基因医师手册》,详细记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灵根检测的步骤,以及应对护道联盟搜查的技巧。
选拔从密会的三百名弟子中展开。第一个入选的是小满,她原本是凡人医童,父母被矿卫打死,后来通过人造灵根植入拥有了木灵根,擅长用灵草搭配编辑术,之前在疗伤室救过三名重伤弟子;还有老矿工周石,他挖了三十年矿,熟悉各州的矿道与村落,能快速找到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有之前投靠密会的散修,他们曾被护道联盟迫害,如今自愿成为火种,传递希望。
培训在据点的隐秘石室进行。程明亲自教大家使用便携式编辑器,从灵根检测到注入灵枢酶,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演示;洛清羽则教他们如何用基因片段缓解晶体化,如何在没有星核碎片的情况下,用灵脉波动模拟引导波;铁牛教他们格斗技巧与伪装术,如何在被搜查时,将编辑器藏进药罐或农具里。
小满学得最快。她第一次用编辑器为一名无灵根的凡人编辑土灵根时,手微微颤抖,却精准地将玉针刺入穴位。当凡人的指尖泛起淡褐色灵光时,老人激动得跪下磕头,小满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要是当年有编辑器,他们或许就不会死。“程先生,我一定会把火种带到南境,让所有像我一样的凡人,都能有灵根,能保护自己。”
百名基因医师的培训持续了半个月。出发前一天,程明将他们召集在石室里,每个人都领到一枚刻着灵脉密码的玉牌、一套便携式编辑器,还有一本拓印的《灵根遗传图谱》。“你们是文明的火种,是格物学的希望。” 程明的声音透过灵能扩音器传来,在石室中回荡,“记住,不要硬碰护道联盟,要像野草一样,在暗处生长,在需要的地方点亮光芒。”
出发当天,百名基因医师分成十队,从不同的密道离开。小满带着南境队,伪装成药农,背着装满灵草的背篓,编辑器藏在药篓底部的夹层里;周石带着北境队,混进逃难的矿奴中,检测镜被伪装成矿灯的镜片;散修们则带着西境队,骑着灵马,沿着偏僻的山道疾驰。
程明站在据点的高处,看着他们消失在山林中,手中紧紧握着那枚原版女娲针。洛清羽走到他身边,右臂的晶体化虽然还在,却眼神坚定:“他们会成功的。就像当年你在清溪村遇到阿草一样,只要有人愿意传递,火种就不会熄灭。”
远处,玄天剑宗的方向传来灵光闪烁 —— 护道联盟已经察觉密会的动作,开始在各州的要道设卡拦截。但程明并不担心,他知道,火种一旦散播,就再也无法扑灭。百名基因医师带着便携式编辑器,带着格物学的知识,带着凡人的希望,正在修真界的每一个角落,悄悄埋下改变命运的种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透过据点的通气孔,照在程明与洛清羽身上,也照在桌上的便携式编辑器上。玉针的淡金色灵光与晚霞交织,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预示着文明火种即将燎原的未来。而护道联盟的追捕与天道异变的挑战,都将成为火种成长路上的试炼,让格物学的光芒,在绝境中愈发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