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火门门主冷哼一声,指尖弹出一缕火线击中光带。寻常炼气修士的剑气定会溃散,铁牛的光带却只是微微震颤,电池立即释放应急能量填补缺口。程明解释道:“这是过载保护机制, excess energy 会被自动导散,绝不会伤及经脉。” 他特意再次使用格物学术语,这次却没人再嘲笑,水镜前的修士们都在凝神观察光带的稳定状态。
演示完毕后,程明并未退回席位,而是取出另一件器物 —— 嵌着三棱镜的分光镜:“格物学的核心不是器物,是‘格物致知’的理念。传统修行靠灵根感悟,格物学靠观测验证,二者殊途同归。” 他将分光镜对准青云宗修士残留的灵气光环,水镜上立即投射出七彩光谱,“就像这光谱,肉眼只能见其色,格物学却能知其理。”
七星台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云雾流动的声音在玉台间回荡。玄真子的拂尘停在半空,目光在光谱与铁牛身上来回移动:“你是说,无灵根者也能借此修行?” 这正是七大宗门最关心的问题 —— 灵根资质决定的宗门实力天花板,是否真能被打破?
“能辅助,不能替代。” 程明坦诚道,“玉符电池就像渡船,能载凡人过河,却不能替代造船的木料;分光剑诀就像罗盘,能指引方向,却不能替代行路的脚步。修行终究要靠自身积累,格物学只是让这条路更好走些。” 他看向那些小门小派的席位,“比如青木门的药园培育,用分光镜可识别草药灵气峰值;百草谷的低阶弟子,用玉符电池能延长采药时间 —— 这些都是格物学的实用之处。”
青木门门主果然眼前一亮:“程先生是说,能让弟子在瘴气区更久停留?” 百草谷谷主也颔首:“若能稳定低阶弟子的灵力输出,丹炉炸炉率可降低不少。” 这些资源匮乏的宗门更看重技术的实用价值,不像世家宗门那样执着于 “正统” 二字。
赵烈阳见状不妙,立即起身反驳:“盟主明鉴!此术看似有益,实则动摇修行根本!若人人依赖器物,谁还肯苦修?千年后修真界将再无强者,只剩一群依赖外物的凡夫俗子!” 他身后的世家修士纷纷附和,乙字号玉台的灵气骤然变得凝重。
凌霄子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赵宗主怕是忘了,三百年前正是你们赵家先祖改良了聚灵阵,让灵石利用率提升三成,当时也被斥为‘动摇根基’。” 他走到程明身边,拿起玉符电池,“修行之道本就该与时俱进,只要不伤天害理、不违大道,为何不能给格物学一条生路?”
玄真子沉吟良久,最终看向水镜前的记录修士:“将格物学演示记录存档,发往各宗验证。三个月后召开长老会,再议是否纳入七星盟辅助修行名录。” 这个决定看似折中,却已默认了格物学的合法性,让程明有了喘息之机。
论道大会继续进行,但修士们的目光总不自觉地飘向丙字号玉台。青木门主和百草谷主悄悄递来传讯符,希望会后能交流技术细节;几位中立宗门的长老则借着云雾掩护,用灵力传音询问玉符电池的制作原理;甚至连一直沉默的魔道附属宗门代表,也多看了程明几眼,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程明在云雾中与各宗修士交流,指尖的玉符电池被传递着观察,冰凉的外壳渐渐染上不同修士的灵气印记。当他将电池递给一位来自偏远宗门的老修士时,对方颤抖的手指抚过螺旋回路,老泪纵横:“我那资质平庸的孙儿,若有这器物辅助,或许就能通过入门考核了……”
夕阳穿透云雾时,七星台的玉灯次第亮起。程明站在栏杆边,看着云雾中交错的灵光,这些光带里有好奇、有警惕、有贪婪,也有希望。洛清羽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枚刻着七星盟徽记的玉牌:“凌霄子宗主说,这是你应得的。” 玉牌能让他自由出入七星盟的典籍库,查阅各宗关于灵矿与阵法的记载。
“这不是结束,对吧?” 程明摩挲着玉牌,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七大宗门灵气。
“是开始。” 洛清羽望着远处乙字号玉台的灯火,赵家修士正与离火门门主密谈,灵气波动异常,“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世家在各宗都有根基,这三个月会是最艰难的验证期。”
程明握紧腰间的玉符电池,云雾中,这枚小小的器物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七星台的星光遥相呼应。他知道,格物学的种子已经播下,在七星盟的土壤里,既有滋养它的雨露,也有试图扼杀它的荆棘。但当他想起矿洞里弟子们的笑容,想起平民修士眼中重燃的希望,便觉得掌心的温度足以抵御任何寒意。
夜幕中的七星台亮起万千灯火,像一片悬浮的星海。程明的身影在青玉栏杆边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异常坚定。他第一次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亮相,虽然步履维艰,却已在修真界的天幕上,划出了属于格物学的第一道光痕。而这道光芒,注定要在未来的风雨中,绽放得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