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深处的裂隙比想象中更幽暗。程明举着镶嵌萤石的矿灯前行,灯光在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照亮一片片结晶状的石笋。量子神识如无形的触须延伸开来,每平方厘米的岩壁都在神识中展开成细密的网格,灵气粒子的流动轨迹像荧光染料般在网格中缓缓渗透。
“这里的灵气滞留时间是外面的三倍。” 程明停下脚步,指尖抚过一块布满细密纹路的灰绿色玉石。矿灯的光线折射下,玉石表面浮现出如同叶脉般的淡金色纹路,这些纹路会随着灵气流动微微起伏,像是有生命般呼吸,“就是它了,灵纹玉。”
身后传来弟子们的喘息声。铁牛背着沉重的采样工具,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先生,这石头摸起来温温的,和普通玉石不一样。” 他伸手触碰玉石表面,指尖立即传来微弱的吸附感,像是被细密的纹路轻轻抓住。
程明取出特制的金刚石刻刀,沿着纹路走向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块拳头大的样本。灵纹玉脱离岩壁的刹那,表面的金色纹路突然亮起,如同蛛网般扩散开来,将周围游离的灵气粒子纷纷捕获,在断面处凝结成细小的露珠状光点 —— 这是天然灵石都罕见的主动吸附现象。
“量子神识展开到原子级。” 程明闭上眼睛,神识穿透玉石表层,深入到微米级的微观世界。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得清晰:灵纹玉内部并非致密结构,而是由无数六边形晶格组成的蜂窝状孔隙,每个孔隙中心都悬浮着一颗金色的能量节点,节点间通过发丝粗细的纹路连接,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当灵气粒子靠近时,节点会产生微弱的引力场,将粒子捕获后通过纹路输送到整个结构中。
“这是天然的灵气存储晶格。” 程明睁开眼,语气难掩兴奋,“六边形结构稳定性最强,就像蜂房能最大化利用空间。那些金色节点是能量锚点,纹路则是传输通道 —— 这完美解释了它的吸附特性!”
回到实验区时,石桌上已摆满各种待测试的材料样本。洛清羽按照程明的要求,从藏经阁借来的《矿石谱》摊开在旁,书页上用朱砂标注着二十余种已知储能矿石的特性。五名弟子围站在桌旁,每人手中都拿着不同的检测工具:阿芷的木尺刻着光谱刻度,李砚捧着记录数据的石板,铁牛握着用来测试硬度的钢锥。
“第一组测试:基础吸附率。” 程明将灵纹玉样本与之前收集的凝灵石、水晶、磁石等样本摆成一排,在每个样本前放置等量的游离灵气源 —— 用灵草粉末点燃的淡绿色烟雾。矿灯被调至最弱,众人屏息注视着石桌上的变化。
半个时辰后,结果已然分明。灵纹玉表面凝结的灵气露珠最密集,形成一层半透明的水膜;凝灵石次之,只有零星光点附着;水晶表面光滑依旧,仅在裂隙处有少量吸附;而磁石则完全没有反应,灵气烟雾直接穿石而过。
“灵纹玉吸附率 78%,凝灵石 32%,水晶 8%。” 李砚飞快记录数据,炭笔在石板上划出陡峭的对比曲线,“先生,灵纹玉的吸附能力接近天然灵石了!”
程明却指着灵纹玉断面:“但它有致命缺陷。” 在量子神识下,那些金色节点在吸附过量灵气后开始闪烁不定,部分纹路出现断裂的迹象,“结构稳定性不足,当灵气浓度超过阈值,晶格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 就像过载的电路会烧断保险丝。” 他用钢锥轻敲样本边缘,果然有细小的碎片剥落,断面的金色纹路立即黯淡下去。
洛清羽拿起《矿石谱》翻到某一页:“古籍记载灵纹玉‘性脆喜静’,看来是指它无法承受剧烈的灵气波动。” 她取出一块泛着金属光泽的矿石,“试试用云纹钢包裹?这种伴生灵矿有极佳的韧性,或许能加固晶格。”
程明将灵纹玉样本切割成薄片,用云纹钢箔包裹边缘后再次测试。当灵气浓度提升到之前的阈值时,钢箔表面泛起淡蓝色光晕,灵纹玉内部的节点虽然依旧闪烁,却没有出现断裂 —— 云纹钢像弹簧般缓冲了能量冲击,将多余的灵气通过金属表面导出。
“稳定性提升 40%!” 阿芷惊喜地叫道,分光镜下显示灵纹玉的光谱吸收峰变得更加尖锐,“而且对木属性灵气的吸附特别突出,在 520n 波长处有强吸收!”
第二组测试随即展开:传导速度。程明在每个样本两端分别连接灵气源与检测器,当灵气从一端注入时,另一端的水晶铃会根据传导速度发出不同频率的声响。测试结果再次印证了灵纹玉的优势 —— 水晶铃在灵气注入后三息便发出清脆响声,而凝灵石则需要十二息,声音还极其微弱。
“传导速度是凝灵石的四倍。” 程明用刻刀在灵纹玉表面划出不同深度的纹路,“更重要的是,这些天然纹路是定向传导的关键。” 当他沿着纹路方向注入灵气时,水晶铃的声音明显更响亮;而垂直纹路注入时,声音则变得沉闷,“就像顺着河流行船更快,逆水行船则慢 —— 我们可以通过雕刻优化传导路径。”
铁牛自告奋勇尝试雕刻。少年握着刻刀,按照程明画出的晶格结构图在灵纹玉表面小心刻画。当他沿着天然纹路加深轨迹后,样本的传导速度竟又提升了一成。虽然刻刀几次差点滑偏,导致局部纹路断裂,但最终完成的样本在测试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