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光的疑惑(2 / 2)

程明的心跳得更快了。他让弟子们轮流测试不同属性、不同浓度的灵气,发现浓度越高的灵气,分解出的色带越清晰;而混杂了多种属性的灵气,则会呈现出复杂的色带叠加,就像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部。当他用青铜残片(宗主后来特批归还的研究样本)靠近棱镜时,所有色带突然变得极其稳定,边缘锐利如刀刻 —— 这枚古老残片,竟能稳定灵气光的波长!

“这意味着什么?” 洛清羽的声音带着颤抖。她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 —— 如果灵气光遵循光学规律,那是不是能用物理方法改变灵气的属性?

程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弟子们绘制色带分布的数学模型。当五条不同属性的光谱曲线在羊皮纸上完成时,一个惊人的规律浮现出来:所有灵气光的波长都在 400-760n 之间,恰好落在地球可见光的范围内!

“我们看到的灵气颜色,其实是灵气粒子振动产生的电磁波。” 程明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用石笔在光谱图上重重画了个圈,“就像琴弦振动产生声音,灵气粒子振动产生光。不同属性的灵气,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颜色。”

这个解释让弟子们恍然大悟。铁牛拍着大腿:“难怪我爹打铁时,不同火候的铁水颜色不一样!原来都是振动频率的事儿!” 石磊也若有所思:“矿洞里的荧光石颜色不同,也是因为这个?”

林墨突然提出疑问:“那为什么修士能‘看’到灵气,普通人却不能?难道修士的眼睛能接收更多波长的光?”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 灵气感知能力,是否与视觉系统的光谱响应范围有关?

程明的目光落在阿芷身上。这个被断定为 “废灵根” 的少女,却能比其他人更早察觉色带边缘的细微变化。他让阿芷盯着棱镜,发现她能清晰看到其他人难以察觉的紫外光边缘,而这些边缘恰好对应着灵气浓度的峰值。

“可能不是眼睛的问题。” 程明沉吟道,“是灵根能与特定频率的灵气共振,就像收音机接收特定频率的电波。所谓‘无灵根’,或许只是共振频率不在常见的五行范围内。”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如果真是这样,那 “废灵根” 的说法就不攻自破,格物院的存在也就有了更重大的意义 —— 他们或许能找到让 “无灵根” 者感知灵气的方法,就像制造不同频率的收音机。

实验持续到深夜,矿洞的石英灯换了三次晶石。石壁上贴满了光谱图和数据记录,五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像五条通往新世界的道路。程明写下《格物初阶?光论篇》的开篇:“灵气之光,非天成之色彩,乃能量振动之表象。其波长可测,其频率可算,其本质与日月星光无异。”

洛清羽帮他研磨墨汁,看着纸上的文字,突然轻声说:“我爷爷说,上古修士能看见天地法则的纹路,或许就是能看到更广阔的光谱。” 她的话让程明心中一动 —— 难道所谓的 “法则”,本质上就是不同频率的能量波?

深夜的格物院依旧灯火通明。五个弟子围坐在石桌旁,用棱镜和灵石做着各种尝试。阿竹发现将木灵气与火灵气按 3:1 比例混合,穿过棱镜后会出现金色光带;铁牛则用不同厚度的矿石片遮挡光线,记录色带强度的变化;林墨正在计算色带分布的数学公式,试图找到通用规律。

程明站在石壁前,看着那些交织的色带和公式,突然想起地球实验室里的光谱仪。那时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修真界用原始的棱镜,探索同样的物理规律。青铜残片在掌心微微发烫,似乎在认同他的探索 —— 无论是上古传承还是格物之道,追寻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歇。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天。程明吹熄最后一盏石英灯,让弟子们回去休息。走出矿洞时,月光穿过树梢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抬头望向夜空,星辰的光芒在眼中流转 —— 那些遥远的星光,何尝不是跨越光年的电磁波?修真界的灵气光与宇宙星光,本质上并无不同。

“光的疑惑,只是开始。” 程明轻声自语,掌心的青铜残片传来温暖的回应。他知道这个发现会引发怎样的震动 —— 如果灵气可以被物理方法分解和操控,那传统的灵根论、修炼法都将被颠覆。但他不畏惧,因为格物院的灯光已经点亮,五个年轻的身影正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脚步。

回到临时住处,程明在灯下继续完善光谱图。他在五行灵气之外,标注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 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灵气频率?那些被视为 “无灵根” 的人,是否能感知到这些未知的频率?这些问题像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石桌上的棱镜反射着微弱的光,在墙壁上投下细小的彩虹。程明放下石笔,知道明天的格物院,又将迎来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一天。而关于光的疑惑,终将引领他们揭开修真世界最深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