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颤抖的手,掌心的青铜残片仍在发烫,表面的蟠虺纹与丹田内的灵气漩涡产生了奇妙的共鸣。石台上的灵能苔藓蓝光黯淡了许多,显然消耗了大量能量,但叶片的边缘却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 这是生命力更加旺盛的象征。
原电池的电流已经中断,赤铜矿表面覆盖了一层青绿色的氧化物。程明的皮肤与铜片接触处留下了深色的印记,那是电解反应的痕迹,但他毫不在意。
量子神识缓缓收回,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丹田内那缕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灵气 —— 它正按照灵气公式的预测,以稳定的频率和强度循环运转,每一次流转都在冲刷着经脉,缓慢而坚定地降低着沿途的灵阻。
“无灵根者…… 亦可修炼。” 程明低声呢喃,声音嘶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个结论像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颠覆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修真界数千年来奉为圭臬的铁律,在现代科学理论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他想起了原主记忆里那些因没有灵根而被肆意欺凌的杂役,想起了丹房里王丹师提到过的 “凡人与修士不得通婚” 的戒律,想起了七星盟为维护灵根特权而制定的种种残酷法规。
“知识…… 才是最平等的灵根。” 程明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接下来的三天,程明没有急于进行第二次实验,而是选择静养恢复。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重大突破,更需要完善实验方案,降低风险。
通过反复推演,他在石板上更新了灵气公式:I = (U + E) \/ (R - c)。其中,E 代表青铜残片提供的共振能量,c 代表灵能苔藓的催化系数 —— 这两个变量的加入,让公式第一次真正适用于无灵根者的引气过程。
他还发现,引气成功后,身体对瘴气的抵抗力明显增强。量子神识分析显示,灵气在体内循环时会自动吸附毒素分子,随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 这意味着,只要持续引气,他就能彻底摆脱防毒面具的束缚。
第七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瘴气时,程明进行了第二次引气。
这次的装置更加完善:他用木炭绘制了简易的电流调节装置,通过增减串联的矿石数量控制电压;灵能苔藓被均匀地铺在石台上,形成能量场更加稳定的催化层;呼吸法经过优化,与灵气粒子的共振频率误差控制在 0.1 赫兹以内。
没有排斥,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明显的阻碍。
外界的灵气像温顺的溪流,顺着预设的路径涌入体内,与丹田的漩涡完美融合。程明能清晰地 “看到” 灵气粒子在公式的指引下,修复受损的细胞,拓宽狭窄的经脉,降低沿途的灵阻,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精密的仪器在运转。
当引气结束时,他摘下了戴了近一个月的防毒面具,深吸一口气。
清新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香涌入肺部,没有丝毫刺痛感。瘴气在接触到他体表的灵气层时,像遇到火焰的冰雪般迅速消融。
程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体内的灵气虽然依旧微弱,却真实存在,按照他的意志在经脉中流转,每一次循环都让他的身体更加强健,感官更加敏锐。
他走到百草园的边缘,看着那道将他与外界隔绝的高墙,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刘胖子以为把他扔进绝地就能永绝后患,却没想到,这片荒芜的土地反而成了他最坚实的跳板。灵能苔藓提供了能量来源,青铜残片解决了共振难题,现代科学知识构建了理论基础 —— 三者结合,让他这个 “无根之人”,踏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修炼之路。
“玄天剑宗……” 程明望着宗门所在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我会回去的。”
不是以卑微的杂役身份,而是以一个全新的身份 —— 第一个掌握灵气传导公式的 “知识修士”。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长老、修士们看看,无灵根者不仅能修炼,还能比他们更强、更懂得灵气的本质。
夕阳西下时,程明在茅屋前开辟了一小块空地,将灵能苔藓小心翼翼地移植过去。他要用这些蓝色的小家伙构建一个稳定的灵气供应站,为后续的修炼打下基础。
夜幕降临时,他坐在苔藓旁,再次运转灵气。这一次,他尝试着引导灵气流向右手的经脉 —— 那里是握刀、写字的主要发力点。按照公式计算,增强这部分的灵流强度,能显着提升精细操作能力,无论是炼丹还是刻写符文都大有裨益。
灵气流转间,程明的指尖泛起淡淡的蓝光,与灵能苔藓的光芒交相辉映。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和对身体的不断改造,他能做到的,绝不止于此。
无灵根?那又如何。
程明低头看着石板上的公式,在心中默念:“从今天起,规则由我来定。”
夜风吹过百草园,带来远处毒虫的嘶鸣,却再也无法撼动程明的决心。他的身影在蓝光中逐渐挺直,像一株在绝境中破土而出的青松,坚韧而挺拔。
无根引气的成功,不仅为程明打开了修炼的大门,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而这个时代的序幕,正悄然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