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晓笑着点头:“确实特别好,看着大家这么有活力,我都觉得年轻了不少。”正说着,李志伟拿着相机走过来:“晓妹,来,我给你和艳姐拍几张合照,这光线正好。”
李明艳拉着刘姝晓走到窗边,两人并肩站着,刘姝晓的酒红西装与李明艳的浅灰开衫形成鲜明对比,却又莫名和谐。蔡军也凑过来,调整相机角度:“笑一个,把最开心的样子露出来。”快门按下,定格下两人灿烂的笑容。
排练结束后,众人提着保温桶和相机,前往附近的茶馆。茶馆装修得古色古香,木质桌椅透着淡淡的茶香,老板娘是位四十多岁的女士,见到李明艳一行人,热情地迎上来:“李老师,好久没来了,还是老位置吗?”
“是啊,麻烦你了。”李明艳笑着点头,领着大家走向靠窗的位置。刚坐下,高广利就打开保温桶,给每人倒了一碗银耳羹:“尝尝,我老伴的手艺,甜而不腻。”刘姝晓尝了一口,温热的银耳羹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冰糖味,暖心又暖胃。
几人边吃边聊,蔡军拿出相机,翻看着刚才拍的照片:“你们看这张,晓妹和艳姐笑得真好看,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众人围过来看,纷纷称赞。李志伟笑着说:“下次咱们组织去云南旅游,就用这相机给大家拍一组写真,肯定特别有意义。”
“说到旅游,我已经查好攻略了。”刘姝晓拿出手机,打开旅游攻略,“云南的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都特别美,咱们可以先去丽江,逛古城、看雪山,再去大理,环洱海骑行,最后去昆明,看看石林和滇池。行程大概安排七天,时间充裕,大家也不会太累。”
众人凑过来看攻略,高广利点头称赞:“晓丫头考虑得真周到,这个行程安排得很好,既能欣赏风景,又不会太赶。”李明艳笑着说:“我没去过云南,早就想去看看了,有晓妹做攻略,我就放心了。”
谷军的电话就是这时打来的,李明艳接起电话,语气温柔:“喂,老谷,我们在茶馆呢,晓妹也在。”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些什么,李明艳笑着点头:“好,我们等你,你路上慢点。”
挂了电话,李明艳对众人说:“老谷听说我们在这儿,特意过来,他刚去南山铁矿处理点事,正好顺道。”没过多久,谷军就走进了茶馆,穿着一身深蓝色中山装,虽头发已有些花白,但身姿依旧挺拔。
“谷书记来了。”高广利起身打招呼,谷军笑着点头,走到李明艳身边坐下:“不好意思,来晚了,刚才矿上有点急事,耽误了一会儿。”他看向刘姝晓,笑着说:“晓丫头,上次聚会后,我和你艳姐经常说起你,说你聪明又懂事。”
刘姝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谷书记您太夸奖了,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谷军喝了口茶,说起了南山铁矿的往事:“我刚到南山铁矿的时候,那里条件特别艰苦,矿工们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大家都特别有干劲,一心想把铁矿办好。明艳那时候在子弟学校教书,学校的教室是土坯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但她从来没抱怨过,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是啊,那时候真苦。”李明艳感慨道,“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教室的窗户玻璃碎了,我就用塑料布把窗户糊上,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冻得手都发紫了,却还是认真听讲,那时候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