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董丽娜则穿着墨绿色有机玻璃纽扣西装,墨绿色尽显沉稳大气,纽扣的点缀恰到好处,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气质出众。两人站在一起,她们优雅大方,气质出众。她们的身影,宛如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也见证了那个时代大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女生宿舍的灯光柔和而温暖,李明艳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台灯下摊开着一本厚厚的英文词典,她正为一篇英语论文查找资料。这时,宿舍门被猛地推开,室友陈雅琪兴奋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一封信,大声喊道:“李明艳,你的信,从鄂州寄来的,看着不像是家里人寄的呢。”
李明艳放下手中的笔,疑惑地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王明光的名字,她的心中涌起一丝惊讶。她轻轻撕开信封,展开信纸,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脸颊渐渐泛起红晕,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和不知所措。
明艳:
从在中心校上初中时,我就注意到了你。你穿着酒红色有机玻璃纽扣西装,笑起来的样子,至今都刻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到了县一中,我对你的喜欢愈发强烈。
现在我们都上了大学,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我对你的感情丝毫未减。我在鄂州商学院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能有一番作为,给你更好的生活。
明艳,我知道这可能有些突然,但我真的很喜欢你,从学生时代到现在,这份喜欢从未改变。我想和你一起走过未来的每一天,你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吗?
王明光
1981年11月20日
读完后,她靠在椅背上,眼神望向窗外,思绪飘远,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和王明光在中学时的点点滴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情。
在一次社团招新活动中,董丽娜穿着一件紫色的有机玻璃纽扣西装闪亮登场。有机玻璃纽扣则像神秘的紫水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她站在社团招新的摊位前,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着各个社团的特色,手舞足蹈,生动有趣。她的热情和活力吸引了一大批同学前来咨询,原本有些冷清的摊位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她也成为了社团招新活动中的明星人物。
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认真思考。她的每一个建议都充满了创意,她的乐观和积极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馨的氛围。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里掀起了社会实践的热潮,同学们纷纷走出校园,去感受社会大课堂的真实生活。李明艳也不例外,一到寒暑假,她就闲不住,不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就是约上同学四处游历。
1981年暑假,李明艳他们前往重庆参加社会实践。坐了一晚上的火车,抵达后,他们在附近的街上找了一家小饭馆吃汤圆。这家河边的小饭馆低矮破旧,吃饭用的碗又大又破旧,旁边的庄稼人吃饭速度很快,呼噜呼噜几口就吃完了一碗,而他们却细嚼慢咽,吃了好长时间。同行的同学陈雅琪不禁感慨:“这就是农民和咱们小知识分子的差距啊。”那时学生出游经费有限,住不起旅店,大多是通过同学关系,借住在大学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