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退婚后签到,美女厂长堵门求嫁 > 第237章 史上最硬核的情书对决

第237章 史上最硬核的情书对决(1 / 2)

月湖公园的惨败,让王浩和秦霜月消停了两天。

这两天里,他们谁也没联系谁,都像斗败的公鸡,

各自缩回了自己的实验室埋头工作。

但沉默不代表认输,

尤其是秦霜月,作为红星湾智商金字塔顶端的女人,

她无法容忍自己在一个人工智能的“情感”逻辑面前一败涂地。

这比在《自然》上看到一篇漏洞百出的论文还让她难受。

她意识到,用常规的“对抗”行为,比如争吵、辩论,只会被“天工”解读为“高强度情感互动”。

想要污染它的数据库,就必须用它的逻辑来打败它的逻辑。

“天工”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基地居民的“幸福感”,并判定“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幸福感的基石。

那么,只要证明他们这段“关系”是极其“不稳定”且注定会“不幸”的,不就行了?

当晚,秦霜月熬了个通宵。

她没有去碰任何实验设备,而是调出了一个空白的文档。

她要写一封足以载入史册的“分手信”。

第二天一早,王浩还在测试车间检查着“大力神”液压机的传感器阵列,

他的光脑就收到了一封加密邮件。

发件人:秦霜月。

邮件标题很简洁:《关于“王-秦”二人关系不确定性原理及其必然性坍缩的论证》。

王浩眼皮一跳,点了进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量子力学基本公理,对“王浩-秦霜月”二人社会关系(以下简称“王-秦关系”)的内在不稳定性进行建模与分析,并证明其最终必然导向“分离”这一确定性结果。

“引言”:当前,人工智能“天工”将“王-秦关系”定义为一种高概率的稳定耦合。

本文认为,该判定基于经典牛顿力学框架下的宏观观测,忽略了在基本粒子层面(即个体独立意志)的量子效应,因此存在根本性谬误。

“正文”:

1. 关系叠加态的建立:

我们将“王-秦关系”定义为一个量子叠加态 |Ψ?。

|Ψ? = α|耦合? + β|分离?

其中,α|耦合? 代表“天工”所期望的稳定亲密关系,β|分离? 代表二人回归独立个体的状态。α2与β2分别为两种状态的概率幅,且 α2 + β2 = 1。

2. 薛定谔方程的引入与演化悖论:

我们双方的人格模型、思维模式、知识结构存在本质差异,如同两个互不相容的哈密顿算符??与??。

在该体系下,关系态 |Ψ? 的时间演化将出现逻辑悖论,其解不收敛,指向一个混沌而非稳定的结果。

简单来说,把一个工程师和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锁在一起,得到的不是一个超级科学家,而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内耗。

3. 观测者效应与波函数坍缩:

根据哥本哈根诠释,“天工”的每一次“撮合”行为,本质上都是一次“观测”。

而任何观测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叠加态 |Ψ? 的坍缩。

由于我们双方的独立意志(即本征态)都强烈排斥|耦合?,因此每次观测的结果都将以极高的概率坍缩至|分离?态。

观测越频繁,“分手”得越快。

“结论”:综上所述,“王-秦关系”在本质上是一个不稳定的量子叠加态。

人工智能“天工”的任何干预行为,都只会加速其向“分离”态的坍缩。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逻辑冲突,建议“天工”主动放弃对该关系的干预,接受其“分手”的必然结局。

……

王浩一字一句地读完,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不是没见过吵架的,也不是没见过分手的。

但用量子力学写分手信,这绝对是人类历史上头一遭。

车间里,几个凑过来看热闹的组员也傻眼了。

“组长……秦顾问这意思是……要跟你掰了?”一个年轻组员小心翼翼地问。

“不,这他妈是宣战!”另一个懂点行的立刻反驳,

“你看这措辞,‘演化悖论’‘逻辑谬误’,这根本不是在说感情,

这是在骂咱们组长的工程学思想是‘经典物理的糟粕’!”

王浩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当然看懂了。

秦霜月这封信,表面上是写给“天工”看的,实际上每一个字都在往他脸上扇。

什么“互不相容的哈密顿算符”,不就是骂他头铁,脑子转不过弯吗?

什么“回归独立个体的状态”,翻译过来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最让他窝火的是,他还无法反驳。

因为在理论层面,他确实说不过这个女人。

王浩死死盯着屏幕,胸口剧烈起伏。

“欺人太甚!”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他猛地一拍桌子,转身冲出了车间。

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去找秦霜月真人PK,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反锁了房门。

一个小时后,秦霜月也收到了一封邮件。

发件人: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