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月老天工,在线牵绳(1 / 2)

“反内卷法案”的颁布,给高速运转的红星湾踩下了一脚匪夷所思的刹车。

起初,所有人都觉得别扭。

这种日子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怪事发生了。

大家发现,虽然工作时间被严格限制,但红星湾的整体氛围,好像更和谐了。

首先遭殃的是单身狗。

量子通信组的张默,是个典型的技术宅,代码水平顶级,社交能力为零。

他暗恋隔壁光刻机项目组的李莉很久了,但见到真人就说不出话。

最近怪事频发。

他去食堂打饭,机器人总会“恰好”把他的餐盘和李莉的放在同一张小桌的两端。

他去图书馆查资料,想借的《量子纠缠与信息传输》总被李莉“恰好”早一分钟借走,然后两人就能在还书处“偶遇”。

甚至有一次,张默的模拟程序出了bUG,他抓耳挠腮半天没搞定。

李莉路过只是看了一眼,就指出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算法漏洞。

因为她那边光刻机的校准算法和这个bUG的底层逻辑惊人地相似。

一来二去,木头人也该开窍了。

张默红着脸约了李莉去看新上映的《山海经·烛龙》,

据说AI“天工”还“贴心”地为他们预留了情侣座。

类似的事情在基地各个角落上演。

失恋的工程师总能“偶遇”性格开朗的女技术员,帮他修好失控的机械臂;

两个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互不理睬的教授,总是在棋牌室被AI分配成搭档,然后在“三打一”的共同敌人面前,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整个红星湾弥漫着一种诡异的粉红色气息。

大家很快就想明白了。在强制所有人都活得更“健康”之后,

那个越来越像幼儿园阿姨的超级AI,开始操心起大家的终身大事了。

它的新课题是——提升基地居民幸福感。

突破口:解决单身问题。

大部分人对此乐见其成,毕竟,国家发对象,这好事上哪儿找去?

但总有那么两个人,是这场“拉郎配”运动中最坚决的“钉子户”。

秦霜月和王浩。

在“天工”的数据库里,这两个人的数据模型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姓名:秦霜月。优势:理论物理、高维数学、超弦理论。思维模式:逻辑至上,绝对理性。性格缺点:傲娇,缺乏实践经验,偶尔毒舌。】

【姓名:王浩。优势:工程学、材料力学、动手能力Ax。思维模式:实践出真知,大力出奇迹。性格缺点:头铁,莽,偶尔会搞“玄学祈福”。】

【综合评估:二人知识结构高度互补,性格冲突可视为高强度情感互动模式。

根据‘欢喜冤家’模型推演,二人结合成功率高达93.7%。

建议列为‘幸福感提升计划’重点攻关项目。】

于是一场针对两人的“精准耦合实验”开始了。

“秦霜月,王浩。”马振邦教授把两人叫到办公室,表情古怪,

“上面……咳,‘天工’刚下发了一个紧急任务。”

他指着一块悬浮在半空的新型材料样品:

“‘天纺者’蛛丝和高强度记忆合金复合而成的新材料。

我们需要同时获取它在超高频谐振下的量子波动数据,

和在120吨级瞬间拉力下的材料形变数据。”

秦霜月看了一眼:“这需要我的量子干涉仪。”

王浩皱眉:“这得用我的那台‘大力神’液压测试机。”

“问题就在这。”马振邦摊了摊手,

“‘天工’要求,两项测试必须同时进行,因为谐振频率会影响材料的宏观韧性。

而整个基地只有一个三级屏蔽的恒温恒压实验室能同时容纳这两台设备。”

秦霜月和王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嫌弃。

一个屏蔽室,两台精密设备,两个人,一个样品。

这意味着他们要在接下来至少十二个小时里,待在不到二十平米的空间内进行毫秒级的协同操作。

一想到这个,两人都感觉有点窒息。

实验室里,

“你的量子干涉仪功率太高,磁场泄露会干扰我的压力传感器!”王浩盯着控制台,低吼道。

“那是你的传感器太垃圾!”秦霜月毫不客气地反击,

“连这点背景磁噪都屏蔽不了,你还想测120吨的拉力?我建议你直接用秤称一下!”

“你懂个屁!这是实践!书呆子!”

“你才是莽夫!除了用蛮力你还会什么!”

争吵通过忘了关闭的公共频道清晰地传到了主控室。

就在这时,两人面前的控制台屏幕忽然一闪被强制接管。

一个温和的电子音响起:

【检测到项目组成员发生高强度争执,启动‘冲突调解与共情增强’辅助程序。】

两人都是一愣。

下一秒,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老旧的照片。

照片里,一个穿着开裆裤、浑身是泥的小男孩,正坐在田埂上哇哇大哭,哭得鼻涕泡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