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个人的工业革命(1 / 2)

三天三夜。

0号会议室,已然是另一个世界。

空气粘稠,是咖啡因、尼古丁与肾上腺素熬煮出的味道。

烟灰缸里,烟头挤压堆叠,一座枯萎的焦黑森林。

狼藉的中央,巨大的绘图板上再无一丝空白。

上百张A0图纸,画满了复杂线条与密集数据,整齐码放在长桌上。

那厚度足以压垮一个时代。

陆云站在图板前。

一尊耗尽了所有生命力的雕塑,在做最后的收尾。

他脸色惨白,嘴唇干裂起皮,眼窝塌陷下去。

唯独那双眼睛。

亮得骇人。

两团星云在他眼底深处,焚烧殆尽。

马振邦、孙连成、陈琳……

所有红星湾的顶尖大脑,围在四周。

他们双眼充血,神情扭曲,混杂着极度的亢奋与衰竭。

三天,无人合眼。

不是不想睡。

是舍不得睡!

当“超导磁体低温冷却系统”的草图诞生时,那位低温物理专家,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当场就哭了。

他指着图纸上那个“逆卡诺循环优化模型”,断续的词句不成章法:

“天……这个……这个能把效率……三百倍!”

“十几年的瓶颈……就这么……一张纸?”

当“等离子体诊断激光阵列”的结构图完成时,陈琳的团队集体失控。

他们盯着图纸上的“汤姆逊散射实时监控方案”。

感觉过去引以为傲的数据分析,是孩童在沙地上堆砌的石子。

这不是在设计一个反应堆。

这是一个人,用一支笔,强行拖着身后这群华夏最聪明的脑袋。

进行一场认知维度的万里长征!

“最后一道工序……”

陆云的声音,是砂纸摩擦过金属的嘶哑。

他拿起最后一支铅笔,在图纸右下角,画下最后一个能量回路。

“……安全锁。”

“天工一旦检测到等离子体失控迹象。”

“0.01秒内,切断所有能源。”

“全部能量,导入地底缓冲池。”

“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一根线,落笔。

啪嗒。

磨秃的铅笔从他指间滑落。

一声脆响。

那声音是一道钟鸣,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坠入绝对的、庄严的死寂。

陆云抬起头。

他看着眼前那座由上百张图纸堆叠成的宏伟山脉。

长长地,吐出一口带着烟火气的浊气。

“好了。”

“炉子,画完了。”

话音刚落,他身体一晃,重心不稳。

一只钢铁般的手臂,稳稳扶住了他。

是马振邦。

这位年过六旬,在共和国工业战线上埋了一辈子的老人。

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两行热流,无声淌下。

他的另一只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伸向那叠图纸。

不敢用力。

只用指尖,轻轻地,抚过图纸上那些冰冷又滚烫的线条。

他的嘴唇翕动,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气音,却挤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

灵魂在战栗。

这是亲眼见证了凡人开天辟地的恐惧。

一个人,一支笔。

一座由纯粹的人类智慧,构筑的通天之塔。

“总师……”

孙连成院士也挪了过来,他推正滑到鼻尖的老花镜。

浑浊的眼球里,水光一片。

他捧起一张材料配方图纸,声音彻底哽咽。

“hx-1型超导合金……”

“钇、钡、铜氧化物为基……”

“掺杂千分之三的锆……”

“一千七百度烧结,液氮中三次循环淬火……”

“天……”

“这个配方……这个工艺……”

“它……它不是死的!它是一首诗!”

“一首用元素周期表写出来的,最壮丽的诗篇!”

老院士的情绪堤坝轰然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