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业气得饭碗都扬了起来。
“自由?是你们肆意监听、颠覆别国的自由吗?民主?是你们把炸弹扔到别人家,让他们用废墟投票的民主吗?”
“你们的自由,建立在别人的不自由之上!你们的民主,是航母炮口范围内的民主!这是虚伪!无耻!
典型的帝国主义霸权逻辑!给我重写!一万字!今天写不完,不准吃饭!”
安德森的脸上一片死灰。
他纵横情报界几十年,什么样的酷刑没设想过?
可他从未遇到过王敬业这种对手。
他不跟你讲证据,不跟你谈利益,他直接从哲学、历史、主义的高度,对你的世界观进行全方位、毁灭性的打击。
这不是审讯。
这是强制格式化。
更可怕的是,角落里,那个沉默如魔鬼的周振国,不知从哪找来一筐土豆和一把小刀,正慢悠悠地给他们示范。
他削出来的土豆皮,薄如蝉翼,连在一起,足有一米多长。
秦山河偶尔背着手溜达过来,看一眼,点评一句。
“不行,思想没转变,动作就变形。
老王,你的工作,要抓紧啊。”
王敬业立刻立正:“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保证让他们在抵达土耳其之前,都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产阶级好帮手!”
安德森和他的队员们,看着那一筐土豆,再看看王敬业那闪烁着狂热光芒的眼睛,终于理解了什么叫真正的绝望。
另一边,舰长室里。
陆云的意识在浩瀚的数字海洋中遨游。
安德森的终端,就是他进入这片海洋的潜水器。
而系统奖励的访问权限与伪装技术,让他从一个潜水员,变成了一头可以兴风作浪的巨鲸。
他不仅确认了法国高官出售弹射器图纸的情报,还顺藤摸瓜,找到了中间人的资料。
法赫德·阿齐兹,一个活跃在开罗的埃及军火掮客,外号“猎豹”。
但陆云的兴趣,很快被另一件事物攫取。
中情局行动数据库里,一个代号为“诺亚方舟”的绝密计划。
计划内容,让陆云的血液都冷了下来。
随着苏联解体,大量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因生活困顿,正被各国情报机构疯狂挖角。
而中情局的“诺亚方舟”计划,目标就是网罗其中最顶尖的一批。
手段,却不是利诱。
数据库里,一份份档案冰冷而残酷。
“目标:安德烈·波波夫,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方案:制造其妻子车祸身亡假象,切断其情感羁绊,再以其女儿在美就医为条件,迫使其合作……”
“目标:谢尔盖·伊万诺夫,图160发动机总师之一。
方案:利用其赌博恶习,设局使其欠下巨额赌债,再由我方人员以‘偿还债务’为名义接触……”
一份份档案看下来,陆云的心沉入谷底。
这不是挖人。
这是在用最卑劣的手段,摧毁一个个家庭,毁灭一个个科学家的良知与尊严。
而更让他怒火中烧的是,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尼古拉·马卡洛夫。
“瓦良格”号的总设计师!
针对他的方案,更加歹毒。
因为马卡洛夫几乎没有弱点,中情局的方案是准备利用黑帮,制造抢劫谋杀案将他从物理上“抹除”。
执行者,正是已经被他们“物理超度”的蛇头帮!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他们恰好出现,那位值得尊敬的老人,很可能已经遭遇不测。
陆云眼中的杀意,不再是瞬间的闪念,而是化作一种沉静的、坚硬的决心。
他原本只想和美国人玩一场猫鼠游戏。
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他要给这艘所谓的“诺亚方舟”,凿一个大洞!
他将“诺亚方舟”计划的所有档案,包括目标人物、执行方案、中情局外围特工名单,全部打包加密。
然后,他抬起头,叫来了通讯员。
“帮我接通王敬业同志。”
电话接通,王敬业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
“喂?陆顾问!是不是那几个美国学员思想又反复了?您放心,我正准备组织他们学习《矛盾论》!”
“王叔,先别讲课了。”
陆云的语气平静如水,水面下却是滔天巨浪。
“我这里有一份苏联科学家的名单。
我需要你,用你最擅长的方式给他们写一封信。”
王敬业愣住了。
“写信?什么内容的信?”
“一封来自东方,充满关怀和希望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