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左青龙,右白虎”(1 / 2)

这位“铁算盘”回到京城后,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拿着那份被他冷汗浸湿过的报告,在各个部委之间往来冲杀,舌战群儒。

凡是有人提出质疑,他就把陆云那套“十亿马克”的理论,添油加醋地渲染一遍,

把所有人都说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正在向华夏大地招手。

不到一个星期,一个史无前例的决议,就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

龙吟基地,正式升级为“国家第一特种工业实验区”。

红星厂则是“第二特种工业实验区”

级别之高,权限之大,前所未有。

秦山河,被任命为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兼总司令,全面负责行政与安保。

陆云,则是唯一的,拥有“技术最终决定权”的首席科学家。

而那笔九百五十万马克,不仅原封不动地还了回来,财政部还追加了一笔五千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马振邦领着他那群老专家,在新建成的机加工车间门口,放了整整三分钟的鞭炮,

然后激动地宣布,要将车间命名为“陆神殿”,

把陆云的肖像挂在最中央,让所有工人每天开工前,都来瞻仰学习。

这个提议,被秦冷月以“反对个人崇拜”为由,严肃地驳回了。

但私下里,每个技术员的笔记本扉页上,都偷偷贴上了一张陆云的寸照。

他们说,这不叫迷信,这叫“科学信仰”,每天看一眼,思路都能清晰不少。

秦山河更是乐得找不到北,他现在看陆云,眼神都不一样了。

以前是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现在是看“国宝”,生怕磕了碰了。

他甚至把他那个“护城河”又加宽了五米,还从军区调来了两只最凶猛的藏獒,

命名为“左青龙,右白虎”,日夜在吊桥边巡逻。

苏婉则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陆云的“食补”大业中。

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堆稀奇古怪的食材,什么雪山上的耗牛鞭,深海里的石斑鱼,天天换着花样地给陆云熬汤。

“小陆啊,来,把这碗‘龙凤呈祥羹’喝了。”

苏婉端着碗,笑眯眯地说,

“你现在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也是国家的顶梁柱。身体底子打不好,以后怎么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她说的“添砖加瓦”,意有所指,听得一旁的秦冷月脸红心跳,却又不好反驳。

而陆云,则是在这种“甜蜜的负担”中,享受着难得的平静。

他和秦冷月的关系,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中。

白天,他们在实验室和车间里,是配合无间的搭档。

一个负责攻克技术难关,一个负责摆平所有障碍。

晚上,回到那间小小的“婚房”,他们就像一对最普通的夫妻。

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嘴,也会在夜深人静时,依偎在一起,聊着对未来的憧憬。

陆云甚至开始手把手地,教秦冷月一些最基础的机械原理和图纸知识。

“你看,这个叫‘公差’,它不是错误,而是工业生产中允许存在的,一种美丽的‘不完美’。”

陆云握着她的手,在图纸上画着线,

“就像我们俩,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性格天差地别,但只要‘配合’得好,就能严丝合缝。”

他说话时温热的呼吸,喷在秦冷月的耳畔,让她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去听那些枯燥的理论。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打破了。

陆云让卡尔发表的那封公开信,所引起的风暴,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它不仅成功地吓阻了藏在暗处的敌人,也让他自己彻底成了一个世界级的“网红”。

一时间,雪片般的信件和电报,从世界各地飞向陆云。

有想来拜师学艺的,有想来投资合作的,甚至还有几个大胆的外国女科学家,

在信里直接表达了对陆云的仰慕之情,并附上了自己的照片。

这些信,都被秦山河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直接扣下锁进了保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