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参观的艺术(2 / 2)

“哈里森先生,欢迎来到红星机械厂。”

秦冷月面若冰霜,用一口流利得听不出任何口音的英语说道。

“秦厂长,你的英语,还是那么动听。”

哈里森故作绅士地欠了欠身,眼神里的优越感却快要溢出来,

“只是没想到,你们的工厂,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古典。”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见面的第一秒,就已经打响。

角落里,王敬业悄悄按下了他那台宝贝录音机的录音键,脸上露出了猎人般兴奋的笑容。

参观的路线,经过了陆云和王敬业的精心设计,堪称一门行为艺术。

第一站,总装车间。

迎接英国人的,不是想象中窗明几净、秩序井然的现代化流水线,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手工作坊”景象。

几十台老旧的苏式机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穿着打补丁工装的老师傅们,

正拿着大号的扳手和榔头,在一个巨大的齿轮箱旁敲敲打打。

火花四溅,油污遍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机油和钢铁混合的味道。

“我的上帝……”哈里森的一个助手,一个叫亚瑟的年轻工程师,夸张地捂住了鼻子,

“他们就是用这些古董,来制造精密齿轮的?这简直是对机械工程学的侮辱!”

“别这么说,亚瑟。”哈里森的语气充满了“宽容”与“理解”,

“要尊重当地的工业文化。或许,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工匠精神’吧。

用榔头,来保证齿轮的啮合精度。非常……有想象力。”

他们自以为是的低声交谈,一字不落地飘进了旁边一个“群众演员”的耳朵里。

这位由王敬业亲自培训的钳工师傅,立刻露出了一个憨厚淳朴的笑容,

举起手里那印着“劳动最光荣”的搪瓷茶缸,对着英国人遥遥一敬,

然后用一口地道的方言大声喊道:“领导好!喝水!”

这极具反差感的一幕,让英国代表团的成员们面面相觑,脸上那种想笑又必须憋住的表情,十分精彩。

王敬业躲在柱子后面,用他那台从厂宣传科武库里翻出来的、带长焦镜头的海鸥相机,精准地捕捉下了这一幕。

他觉得照片的标题可以叫《工业文明的代沟》。

第二站,材料研发中心。

当哈里森一行人看到那个被命名为“红星一号——铁锅之心”的真空感应熔炼炉时,

他们脸上的表情,已经不能用精彩来形容了。

那是一种混合了震惊、荒谬、难以置信以及强烈的好奇,最后又回归到极度鄙夷的复杂情绪。

“亚当……我没看错吧?”那个叫玛丽的女助理,

指着炉体顶部那个依稀还能看出炒菜锅轮廓的封头,声音都在发颤,“那……那是一口……锅?”

“是的,玛丽,你没看错。”

哈里森推了推自己的金丝眼镜,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他依然维持着首席工程师的体面,

“这是一种非常……后现代主义的工业设计。

将东方的烹饪哲学,与西方的冶金科学,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结合。

我建议,我们应该把它拍下来,作为今年公司年会的最佳笑话素材。”

一个工程师已经忍不住掏出了自己的徕卡相机,对着那口“铁锅”疯狂地按动快门。

高士伟的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他真想冲上去,把那台相机砸个稀巴烂。

秦冷月按住了他的胳膊,对他轻轻摇了摇头。

好戏,还在后头。

参观路线的最后一站,是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型实验室。

实验室里很空旷,只有一张干净的不锈钢工作台,工作台上,放着一套看起来很古怪的设备。

陆云正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靠在工作台旁,像一个等待检修设备的普通技术员。

“哦?”哈里森看到了陆云,他那高高在上的审视目光又一次出现了,

“秦厂长,这位是……你们厂里很有前途的年轻学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