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最贵的那口铁锅(1 / 2)

他看着秦冷月快步离去的背影,第一次觉得,她的内心,

分明是一座已经积蓄了足够能量,随时准备为他喷发的火山。

高士伟和他的团队,在会议结束后,就彻底成了陆云的“影子”。

他们拿着小本本,寸步不离地跟着陆云,看他画图,听他讲解,生怕漏掉一个字。

第二天一早,新成立的“深蓝项目红星厂攻关小组”在研发中心召开了第一次正式工作会议。

“要造出合格的叶片,我们首先需要一台设备。”

陆云开门见山,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复杂的结构示意图,“真空感应熔炼定向凝固炉。”

“这个我们知道!”高士伟手下的一个年轻工程师立刻说道,

“我们院里就有一台,从苏联引进的,国内最先进的!

高总,我马上去协调,把它运过来!”

陆云摇了摇头,“那台不行。”

“为什么?”高士伟也有些不解,

“那台炉子虽然老了点,但已经是我们能拿出的最好的设备了。”

“因为它做不到真正的‘定向凝固’。”

陆云的手指在黑板上敲了敲,

“它只能在一个大致的方向上引导晶体生长,但无法对晶体的微观取向进行精确到零点几度的控制。

而且,它的真空度和温度控制精度,都远远达不到制造第四代单晶叶片的标准。

用它,我们最多只能造出你们之前那种‘撕裂版’的残次品。”

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设备,在陆云口中,竟然成了只能生产残次品的破烂。

“那……那我们从国外进口?”有人小心翼翼地提议。

“不可能。”高士伟直接否定了这个想法,声音苦涩,

“这种级别的设备,是巴统明令禁止对我们出口的战略物资。

我们曾经想通过香港的渠道买一台二手的,

结果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直接搅黄了,还差点酿成外交事件。

这条路,早就堵死了。”

绝望的气氛,再次笼罩了整个会议室。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有图纸,有理论,却没有能把它变成现实的工具。

这就像一个绝世神厨,拿着惊为天人的菜谱,却发现自己只有一个漏了底的破锅。

“谁说我们要买了?”

他靠在黑板上,环抱着双臂,脸上带着一丝理所当然的笑容。

“我们自己造一台。”

“什么?!”

高士伟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瞪大了眼睛看着陆云,以为自己听错了。

“陆顾问,您……您不是在开玩笑吧?造一台这种级别的真空炉?

这……这比造叶片本身,也简单不到哪里去啊!

这涉及到材料学、自动化控制、真空技术、超高温技术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不试试怎么知道?”陆云的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我们中午去吃顿饺子”。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地开始书写。

不再是复杂的原理图,而是一份清晰明了的材料和零件清单。

“高纯度石墨坩埚,直径三十厘米,壁厚三厘米,需要承受1800度高温。”

“钼镧合金加热丝,总长五十米,要求电阻率稳定。”

“大功率分子泵组,极限真空度要达到10的负5次方帕。”

“……”

他一口气写下了几十种材料和设备,每一种都让在场的工程师们眼皮直跳。

这些东西,全都是国内最顶尖、最稀缺的物资,有些甚至是有钱都买不到的战略储备。

秦冷月一直安静地坐在旁边,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用笔记下了陆云念出的每一样东西。

当陆云写到清单的最后,他忽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什么。

然后,他转头对秦冷月说:“秦厂长,还得麻烦您一件事。”

“你说。”

“去咱们厂的大食堂,给我弄一口最大的,用了十年以上,锅底最圆润的那口炒菜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