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上校,刚才在车间,你指出的那些问题,钎焊的叶片,石棉的摩擦片,都是事实。
我们能造出一台完美的样机,是因为我可以随时监控,随时调整,
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法去弥补材料和工艺的不足。”
“这就像一个绝顶高手,可以用一根树枝战胜手持利剑的敌人。
但你不能指望,把你手下所有的士兵都训练成能用树枝杀敌的绝顶高手。”
他明白了。
样机的成功,偶然性太大了。它的成功,几乎完全建立在陆云这个“人”身上。
而工业,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不可复制的偶然性。
方振国额头上渗出了冷汗“那……那怎么办?”他的声音都带上了颤音,“军区等着用,这……这要是交不出去……”
秦冷月的目光始终落在陆云身上,她没有说话,她在等。
她相信,既然陆云能把问题提出来,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陆云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开口。
“想要马儿跑,就得先给马儿吃草。想要士兵们都用上利剑,就得先有能铸造利剑的工坊。”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变速箱的设计,而是我们的工具不行。
所以,想实现量产,我们得先定一个能实现的小目标。”
“比如,先造出一台能制造那根阀芯的机器。”
“什么?”方振国失声叫了出来,
“造机器?造能加工出0.001毫米精度零件的机器?
陆顾问,您没开玩笑吧?那……那是高精密磨床啊!
全世界就那么几家能造,德国人、瑞士人当眼珠子一样看着,图纸都锁在银行保险柜里,
我们……我们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陈岩的瞳孔也是猛地一缩。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业生产问题了,这是在挑战一个国家工业体系最顶端的明珠——工业母机!
这个年轻人,难道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不是区区一个变速箱?
“陈上校,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这台机器,造,还是不造?”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造!”
“不就是一台磨床吗?他德国人能造,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
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钱,我给你想办法!
材料,我给你去申请!人,整个军区的专家,随你挑!”
陈岩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我只要你一句话,这台‘母机’,你有多大把握?”
陆云伸出了一根手指。
“什么意思?十成?”方振国激动地问。
陆云摇了摇头。
“一个月。”
他平静地说道,
“一个月之内,我要让第一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精密磨床,在这间工厂里,诞生。”
与此同时,厂宣传科。
王敬业叼着笔杆,正为今天的稿子奋笔疾书。
《史诗对决!项目屠夫折戟沉沙,东方神工技惊四座!》
“不行,不够劲爆。”
《655马力!数字背后的碾压,陈上校为何现场敬礼?》
“有点像故事会了。”
他正抓耳挠腮,忽然看到窗外,陆云在秦厂长和陈上校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而在陆云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两个气息沉稳的“便衣”,那是陈上校派来负责陆运的安保的。
王敬业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扔掉笔,拿起他那台宝贝的海鸥相机,对准楼下,飞快地按下了快门。
“咔嚓!”
照片中,陆云走在中间,神情淡然,秦冷月和陈岩分列两侧,仿佛陪衬。
而远处背景里,两名警卫的身影若隐若现。
王敬业看着这张照片,激动得浑身发抖,
一个新的,更加石破天惊的标题,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响——
《国之重器,双星护驾!解密陆顾问身后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