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的枝桠(2 / 2)

林知意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看了他一眼,脸颊微微发热,又很快低下头,指尖却忍不住轻轻颤抖——她知道,这里的人接纳她,不是因为她是“沈墨的朋友”,而是因为她的茶,她的静气,是她自己的价值,被人看见,被人懂得。

茶歇的时候,沈墨陪她在书院里慢慢走。走到一处刚修复好的壁画前,他停下脚步,指着画中一个持莲的飞天,声音轻轻的,像怕惊扰了画里的人:“修复这里的时候,我总想起你泡茶的样子。你低头专注注水,睫毛垂下来,和这飞天持莲的姿态一样,都有一种沉静的韵味,像能让时间慢下来。”

林知意的心跳漏了一拍,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抬起头,正对上沈墨的眼睛。他的眼眸很深,像古井的水,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没有遮掩,没有躲闪,只有满满的温柔和欣赏。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唇角不自觉地弯起,像初春刚开的花,柔和又明亮。有些话,不用直白地说出口,眼神交汇的瞬间,彼此就懂了,比任何语言都更动人。

雅集结束时,夕阳已经把书院的飞檐染成了金红色。客人们陆续散去,走的时候都笑着和林知意道别,说“下次还要来喝你泡的茶”“‘颐园’有空一定去”。沈墨送他们到门口,回来时手里拿着两个空茶罐,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收拾好了吗?”他走到林知意身边,帮她把布包拎起来。

“好了。”林知意点点头,跟着他走出书院。夕阳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并排走在一起,像一幅安静的剪影。

坐进车里,沈墨启动引擎,车里的木质香混着外面的草木香,格外安心。他侧过头看她,声音里带着一丝放松后的慵懒:“今天,谢谢你。他们都说,没有你的茶,今天的雅集就少了点味道,你是点睛之笔。”

林知意看着窗外掠过的田园景色,绿油油的麦田,偶尔飞过的小鸟,心里暖融融的。她轻声说:“是你修复的书院太好,有这样的好景致,这样的好氛围,才能衬出茶的香。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车内陷入沉默,却不尴尬。没有客套的话,没有刻意的找话题,只有彼此的呼吸声,和窗外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两个认识了很久的人,即使不说话,也能懂彼此的心意。

车子停在“颐园”门口时,夜色已经降临,茶馆的灯亮着,暖黄色的光透过玻璃,像一双温柔的眼睛,在等她回来。林知意解开安全带,正要推开车门,沈墨忽然轻声喊她:“知意。”

她回头,昏黄的路灯光线透过车窗,落在他脸上,把他的轮廓照得格外柔和。他的眼神很认真,像在说一件很重要的事,声音低沉却清晰:“以后,除了茶,我还可以约你……看一场电影,或者,只是在路边散散步吗?”

没有绕弯子,没有借“茶”做借口,只是直白的、真诚的邀约,像一缕春风,轻轻吹进林知意的心里。

她看着他,眼里映着茶馆的灯光,也映着他的身影。她没有丝毫犹豫,唇角的笑意慢慢绽开,像夜色里悄悄开放的花,温柔又坚定:“可以。”

说完,她推开车门,转身走向“颐园”。走了几步,她回头看了一眼,沈墨还坐在车里,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她挥了挥手,走进茶馆,脚步轻快,心里像装满了星星,亮闪闪的。

她知道,一段新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细水长流的温柔,只有彼此懂得的默契。这一次,她不再害怕,不再迷茫,因为她知道,自己走得足够稳,也因为身边有了那个能和她并肩同行的人。

“颐园”的灯光在夜色里亮着,茶香还在空气中弥漫,像一首未完的诗,正等着他们一起,写下更温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