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止的投资公司“山岚资本”正式介入“灵境”项目,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带着深度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目的。一个由山岚资本、辰星科技核心团队组成的联合项目组迅速成立,苏念作为市场方的关键负责人之一,被纳入其中。
第一次联合项目会议在山岚资本的会议室举行。
这里的装修风格与辰星科技的现代感不同,更偏向冷峻、低奢的极简风,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天际线,无声地彰显着主人的实力与视野。苏念走进会议室时,陆止已经坐在主位,正低头翻阅着面前的平板电脑,侧脸线条在冷光下显得愈发硬朗。
与会人员陆续到齐,会议开始。双方就“灵境”第二阶段的市场定位、技术迭代路线图以及资源投入配比展开了讨论。
起初的讨论还算平和,但随着议题深入,分歧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市场推广的预算分配和初期用户获取策略上,辰星方面倾向于相对保守、稳扎稳打的方案,而山岚资本的一位年轻投资总监,则力主采用更激进、高举高打的烧钱模式,试图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份额,挤压竞争对手。
“……我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行业壁垒!现阶段投入的成本,在未来垄断市场后都能加倍收回。犹豫就会败北!”投资总监语气激昂,带着资本方惯有的强势。
辰星的cEo和技术负责人面露难色,这种激进策略风险极高,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对辰星将是灭顶之灾。
会议室一时陷入僵持。
苏念一直安静地听着,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这时,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位投资总监,声音清晰而不带情绪:
“李总监的观点很有冲击力。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她顿了顿,将面前的电脑屏幕微微转向众人,上面是她提前准备好的市场分析图表,“根据我们第一阶段的数据和我们对目标用户群体的深度调研,‘灵境’目前的核心用户,主要是对技术有极高热情、注重产品体验和口碑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这类用户群体,对纯粹的广告轰炸和补贴拉新并不敏感,甚至可能产生反感。”
她切换了一张图表,继续道:“相反,他们更信任圈内KoL的评测、技术论坛的讨论以及身边可信赖朋友的推荐。如果我们采取过于激进的、面向大众市场的撒钱策略,很可能花费巨大代价吸引来的,是价格敏感型、忠诚度极低的用户,他们无法形成有效的口碑传播,一旦补贴停止就会迅速流失。这非但不能建立壁垒,反而会大量消耗我们本可用于产品打磨和精准营销的宝贵资金,甚至在早期就破坏产品的核心用户生态。”
她的分析有理有据,直指激进策略的核心弊端。那位李总监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直沉默的陆止,终于抬起了头。他的目光落在苏念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兴趣。
“那么,苏经理的建议是?”他开口,直接将问题抛回给她,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苏念迎上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她知道,这是陆止给她的考题,也是她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我建议,采取‘精准渗透,口碑裂变’的策略。”她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将大部分预算用于:
第一,与垂直领域的顶级技术KoL和行业媒体建立深度合作,进行专业、客观的产品评测和内容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