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地方,一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在用药后第三周有明显的、成簇的轻度升高,但在最终统计报表里,这些数据却被归入了“无临床意义”的类别,没有纳入分析。
最让他脊背发凉的是,他在核对一份影像学报告时发现,一位声称“无显着出血事件”的患者,其腹部ct报告单上,竟隐约可见一句被模糊处理掉的描述:“腹腔内少量积液,疑与抗凝过度相关”。这句关键的话,在最终提交的总结报告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陆震豫的手心开始冒汗。他反复比对,调出不同的数据模块交叉验证。那些被刻意忽略的异常值,那些语焉不详的描述,那些突然中断的随访记录……它们像一个个模糊的幽灵,在冰冷的数据矩阵中若隐若现,指向一个他不愿意相信的结论——数据被修饰过。
为了凸显疗效,弱化甚至隐藏了潜在的风险?
这个念头像一条冰冷的毒蛇,骤然缠住了他的心脏,让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寒意。他猛地从电脑前抬起头,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日光灯发出惨白的光,照着他瞬间失去血色的脸。
怎么会?这怎么可能?郝副院长,他学术上的引路人,德高望重的医学权威,怎么会……?
他想起了郝仁心交代任务时那殷切却暗含压力的眼神,想起了他说“安全性数据一定要万无一失”时的意味深长。一股巨大的失望和背叛感,混杂着对科学尊严被亵渎的愤怒,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冲到洗手间,用冷水一遍遍冲洗着脸,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镜子里的人,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困惑和挣扎。他仿佛听到了两个声音在脑海里激烈地争吵——
一个声音说:陆震豫,你看错了!这只是统计上的正常波动,是数据录入时不可避免的疏漏!郝老师怎么会做这种事?你难道要怀疑一手提拔你的恩师吗?别忘了这个项目对你前途有多重要!
另一个声音,却冰冷而执着: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这些“幽灵”数据不是偶然,是人为的痕迹!如果视而不见,你和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又有什么区别?你对得起身上这件白大褂吗?
他痛苦地闭上眼,眼前却浮现出苏静坤那双清澈的、盛满担忧的眼睛。如果她知道,她所信赖的、救死扶伤的医院里,可能正在进行着这样一场罔顾患者安全的骗局,她会多么失望和害怕?
还有小斌,那个等待手术的孩子,如果他将来使用的药物,是建立在被粉饰过的风险之上……陆震豫不敢再想下去。
那一晚,陆震豫失眠了。他躺在床上,眼睁睁看着窗外的天色由浓黑变为灰白。那份厚重的项目书,此刻像一块巨大的磐石,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原本以为是一片可任他驰骋的广阔天地,此刻却仿佛变成了一个布满陷阱的泥沼。
数据的幽灵,不仅游荡在电脑屏幕里,更钻进了他的心里,啃噬着他一直以来的信念和坚持。欢愉的序幕刚刚拉开,危机的阴影却已如此浓重地投射下来。
他知道,他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是闭上眼睛,沿着那条看似光明的坦途走下去,享受项目成功带来的名利和欢愉?还是……睁开眼,去直面那些令人不安的幽灵,哪怕前路可能是万丈深渊?
这个问题,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他平静的生活,也考验着他灵魂的底色。天快亮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必须去找郝仁心,当面问清楚。也许,这一切真的只是一个误会。
他天真地希望,这仅仅是黎明前的一场噩梦,太阳升起时,幽灵便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