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她展示了“天幕”计划的冰山一角。
当艾拉看到那遍布全球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数据中心蓝图,当她听到林风描述的、由人工智能“太一”管理的、能够实现无损音质全球实时传输的云网络时,她的呼吸急促了起来。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她瞬间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困扰你们的所有技术瓶颈,服务器成本、带宽压力、数据分发,在‘天幕’面前,都不复存在。”林风的声音充满了诱惑力,“我不会改变你的理念,恰恰相反,我会给你无限的资源去放大它。想象一下,艾拉女士。每一位星辰手机的用户,都能享受到录音室母带级别的无损音质;你的每一次推荐算法更新,都可以在‘天幕’的超级算力下,进行亿万次的模拟推演;全世界的独立音乐人,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将自己的作品,无延迟、无损耗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给你的,不是一笔收购款。”林风站起身,向她伸出手,“我给你一个未来,一个你梦寐以求,却凭一己之力永远无法触及的音乐乌托邦。而我需要的,只是这片乌托邦,能成为我帝国版图上,最动听的那一块。”
艾拉·文思看着林风眼中那片深邃的星空,她知道,自己无法拒绝。这不是一次收购,这是一次飞升。三天后,“风行科技”宣布全资收购“回音潮”,艾拉·文思继续担任cEo,并获得了一笔让她足以实现所有技术理想的巨额投资。
对“星光传媒”的战争,则是一场血腥而残酷的绞杀。
正如林风所预料,维克多·克罗夫特在接到“未来资本”的收购意向时,表现出了极度的傲慢和轻蔑。他在媒体面前公开嘲讽林风是“一个只懂得组装零件的工厂主,妄图染指艺术的殿堂”。
林风对此不发一言。
但金融市场,却早已暗流涌动。一股神秘的庞大卖空力量,开始精准地打击“星光传媒”的股价。同时,无数关于《天坠》项目超支、特效制作出现重大问题、导演与制片方矛盾激化的负面新闻,如同雨后春笋般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泄露出来。
“星光传媒”的股价开始摇摇欲坠。维克多·克罗夫特起初还以为这只是正常的市场波动,他动用公司的储备金,试图拉升股价,却发现自己的资金在庞大的卖盘面前,如同泥牛入海。
恐慌开始蔓延。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天坠》的全球首映。这部耗资巨大的电影,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剧情空洞、逻辑混乱的视觉垃圾。影评人口诛笔伐,观众评分断崖式下跌,票房遭遇了史诗级的惨败。
第二天,“星光传媒”的股价应声暴跌超过百分之七十。那些借贷给维克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发来催债通知。一夜之间,这个百年娱乐帝国,已经站在了破产的悬崖边缘。
维克多·克罗夫特的办公室里,一片狼藉。他双目赤红,状若疯魔。他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从金融市场的狙击,到媒体舆论的引导,再到对《天坠》失败的精准预判,这一切的背后,都指向了那个被他嘲笑为“工厂主”的年轻人。
电话铃声响起,是林风的私人助理打来的。
“林先生愿意见您。在风行科技总部,他给您半个小时。”
当维克多·克罗夫特失魂落魄地走进林风的办公室时,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傲慢。这个曾经的传媒巨擘,此刻像一个斗败的公鸡,灰头土脸。
林风甚至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平静地看着窗外。“克罗夫特先生,一个时代结束了。你们抱着老旧的胶片和传统的发行渠道,以为就能永远统治观众的屏幕。你们错了。未来,内容的分发,不再依靠院线,而是依靠云;内容的创作,不再依靠少数几个名导演的灵感,而是依靠亿万用户的数据;内容的价值,也不再是单次的票房,而是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持续产生的用户粘性。”
他转过身,将一份收购合同推到维克多面前。上面的价格,比一个月前暴跌后的市值,还要低百分之二十。
“签了它,克罗夫特家族还能保留一丝体面,你也能拿到一笔足够你安度余生的钱。”林风的语气不带一丝感情,“否则,明天一早,迎接你的,将会是破产清算。你和你家族的名字,将作为商业史上最大的失败案例,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维克多·克罗夫特的手剧烈地颤抖着,他拿起笔,却重如千斤。最终,他在巨大的屈辱和绝望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一个旧时代的传媒帝国,轰然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