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融海啸(1 / 2)

时间,在2008年的夏天,变成了一种酷刑。

对于张猛、李哲和刘洋三人来说,从六月到九月的这三个月,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烧红的铁板上煎熬。

他们的人生,连同他们父母一辈子的积蓄,都被捆绑在了一个他们甚至无法完全理解的,名叫“雷曼兄弟”的股票代码上。

他们租下了一间位于沪市郊区的两室一厅,作为临时的“作战指挥部”。房间里,三台高配的电脑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着,屏幕上闪烁着红绿交错的K线图和密密麻麻的英文财经新闻。烟灰缸里的烟头永远是满的,外卖盒堆在角落里散发着馊味,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由焦虑、恐惧和尼古丁混合而成的,末日般的气息。

刘洋成了信息中枢。他动用了一切关系,甚至花钱买通了香港那位“七叔”手下的一个交易员,只为在第一时间获取关于雷曼兄弟的任何风吹草动。他每天盯着彭博终端,看着雷曼的股价像一个垂死的病人,在IcU里心电图般地上下起伏。每一次小幅反弹,都像一把利剑,悬在他们的头顶。

“操!又涨了0.5%!风哥,我们的保证金快要扛不住了!”刘洋的吼声,几乎每天都会在这间屋子里响起。

他们用的是一百倍的杠杆!

这意味着,只要雷曼的股价反向波动1%,他们就会瞬间爆仓,八十万本金连同那位七叔私下借出的巨款,将一同化为乌有。他们不仅会变得一无所有,还会背上永世都还不清的巨额债务。

李哲则成了数据分析师。他将雷曼兄弟过去五年的财报翻了个底朝天,用他那颗学霸的大脑,疯狂地建立数学模型,试图从那些枯燥的数字里,找到支撑林风那个疯狂预言的证据。他找到的越多,就越是心惊。他看到了那庞大的,如同天文数字般的金融衍生品敞口,看到了那脆弱不堪的资本充足率。理智告诉他,这座大厦的确是空心的。但情感上的恐惧,却让他夜夜被爆仓的噩梦惊醒。

张猛什么都看不懂,他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来宣泄压力——健身。他买了一套哑铃和杠铃,每天在客厅里疯狂地举铁,汗水浸湿了地板,肌肉的酸痛似乎能暂时麻痹精神上的恐惧。但每当夜深人静,他还是会悄悄地跑到阳台,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闷烟。

他们三个人,就像是狂风暴雨中的三只蚂蚁,抱着一小块浮木,随时都可能被一个浪头打得粉身碎骨。

而林风,这艘贼船的船长,却是整个指挥部里,最悠闲,也最令人费解的存在。

他没有搬进来和他们同住。他依旧住在学校宿舍,每天按时作息,甚至还去图书馆看了几本闲书。他每天只会在下午的时候,像巡视领地的狮王一样,不紧不慢地踱步到这间“指挥部”。

他从不看盘,也从不关心那些让他三个兄弟心惊肉跳的股价波动。

他来了,就只是泡上一壶茶,然后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着他们三个人忙碌、焦虑、争吵、崩溃。他的眼神平静如水,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与他无关的戏剧。

七月中旬,雷曼股价在一次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连续三天强势反弹,股价一度上涨了8%。

那一天,是他们距离地狱最近的一天。

香港七叔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他在电话那头用粤语愤怒地咆哮,质问刘洋是不是找了个疯子来坑他。刘洋拿着电话,手抖得像帕金森,脸色惨白如纸,汗水湿透了后背。

“完了……风哥……这次真的完了……”刘洋挂了电话,声音里带着哭腔,整个人瘫倒在椅子上。

李哲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根刺眼的红色K线,嘴唇被咬出了血。张猛则一拳砸在了墙上,指关节瞬间血肉模糊。

绝望,如同浓稠的黑雾,笼罩了整个房间。

就在这时,林风推门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屏幕,又看了看三个如同斗败公鸡般的兄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走到饮水机旁,不紧不慢地给自己泡了一杯速溶咖啡,然后走到刘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慌什么。”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奇异的镇定人心的力量。

“风哥!我们快要爆仓了!七叔说,再涨0.2%,他就要强制平仓了!我们……”

“那就让它涨。”林风打断了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淡淡地说道,“一个将死之人,回光返照的时候,心跳还会加速几下呢。这很正常。”

他环视了一圈,看着三张写满绝望的脸,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都回去睡觉。”

“睡一觉起来,你们会发现,今天的这点波动,不过是它在跳上断头台之前,最后一次可笑的挣扎而已。”

说完,他转身就走,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门被关上。

房间里,只剩下三个面面相觑,大脑一片空白的兄弟。

回去……睡觉?

在这种时刻?

然而,诡异的是,当林风那云淡风轻的话语在房间里回荡时,他们心中那几乎要吞噬一切的恐惧,竟然真的,被压下去了一丝。

那是一种无法用逻辑解释的感觉。仿佛只要这个男人还在,天,就塌不下来。

第二天,奇迹发生了。

华尔街传出消息,韩国产业银行(Kdb)收购雷曼兄弟的谈判,因价格分歧而陷入僵局。

消息一出,市场信心瞬间崩溃。

雷曼股价,应声而落。开盘后,以一种决堤般的姿态,疯狂下泄!前三天所有的涨幅,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全部被抹平,甚至还创造了新的低点!

指挥部里,死寂一片。

三人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根巨大的绿色K线,感觉自己就像是坐了一趟从地狱直达天堂的过山车。

“他……他怎么知道的?”李哲喃喃自语,镜片下的眼神,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敬畏。

“神……他就是神……”刘洋瘫在椅子上,大口地喘着粗气,劫后余生的狂喜让他几乎虚脱。

从那天起,再也没有人质疑过林风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决定。

他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神只的降临。他的每一句判断,都像是不可违逆的神谕。

指挥部里的气氛,悄然发生了改变。焦虑和恐惧依旧存在,但在那之下,一种狂热的,近乎宗教般的崇拜,开始生根发芽。

他们,在等待。

等待他们的“神”,为他们降下最终的审判,和最终的……恩赐。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

纽约曼哈顿,美联储大楼灯火通明。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召集了华尔街所有顶级银行的cEo,进行最后的闭门会议,试图在周末休市的两天内,为即将沉没的雷曼兄弟,找到一个买家。

这个消息,像飓风一样,传遍了全球的每一个金融角落。

沪市郊区的那间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最新消息!美国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是目前最有可能的两个收购方!”刘洋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嘶哑,他死死地盯着屏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如果……如果他们真的被收购了,会怎么样?”张猛紧张地问道。

李哲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地回答:“如果被收购,就意味着政府和华尔街联手救市成功。雷曼就不会破产,它的股价,至少会暴涨30%以上。而我们……”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后半句话是什么。

——我们,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最后的审判。

他们所有的身家,所有的未来,都悬于一线,取决于那个远在地球另一端,他们看不见的会议室里,一群金融巨头们的最终决定。

三个人,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他们就那么守在电脑前,靠着一根又一根的香烟和一杯又一杯的浓咖啡,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林风,是在周日的晚上,才姗姗来迟的。

他推开门,看到的是三个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兄弟。他们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是死灰般的绝望。

“巴克莱银行……他们是认真的……”刘洋看到林风,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声音颤抖地说道,“英国政府已经表态,支持这次收购……风哥,我们……我们是不是赌错了?”

连他这个对林风最迷信的人,在铺天盖地的“利好”消息面前,信心也开始动摇了。

林风没有说话。

他走到窗边,拉开了窗帘。

窗外,是周日的夜,万家灯火,一片祥和。

他看着这片宁静的夜色,许久,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穿历史的沧桑和笃定。

“你们看到的,是他们想让你们看到的。”

“而我看到的,是帷幕之下的真相。”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三人。

“保尔森,需要一场献祭。一场足够惨烈的献祭,来警告整个华尔街,来为他接下来的救市计划,铺平道路。”

“雷曼,就是那个被选中的,献祭品。”

“美国政府,不会救它。巴克莱的收购,也绝对不会成功。”

“最后的疯狂之后,就是盛大的死亡。”

“今晚,好好看着吧。”

“你们将亲眼见证,一个帝国的……陨落。”

说完,他拉过一张椅子,在屏幕前,坐了下来。

这是三个月来,他第一次,主动坐到了电脑前。

他来了。

来亲自迎接,那场由他亲手导演的,金融海啸。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北京时间,上午9点。

纽约时间,星期日,晚上9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指挥部里,死一般的寂静,只能听到四个人沉重的心跳声。

屏幕上,各大财经网站的头条,依旧在滚动着关于“最后谈判”的各种猜测。

突然!

路透社的推送弹窗,以一种血红色的紧急状态,跳了出来!

【bREAKING: bARcLAYS wIthdRAwS bId FoR LEhAN bRothERS AFtER FAILING to SEcURE GUARANtEES】

【突发:巴克莱银行在未能获得担保后,撤回收购雷曼兄弟的要约!】

紧接着,一秒钟之内!

华尔街日报、彭博社、……所有媒体的头条,瞬间被同一条新闻所取代!

【LEh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to FILE FoR chAptER 11 bANKRUptcY pR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