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古卷暗语(1 / 2)

第二天的阳光透过窗帘,显得格外普通。仁把外套披在肩上,手心的绷带已经被血浸出一圈暗红。背脊一动就钝痛,他仍出了门。

图书馆的空调开得有点冷。门口的感应门发出轻响,消毒水与旧纸的味道混在一起。前台的管理员抬眼看他一眼——他衣料单薄、步子发虚、手上包着临时缠就的绷带——那目光停了半秒,又很职业地移开。

仁没有开口。他走向目录检索的电脑,坐下,指尖在键盘上停了一瞬,想起以前玲华常常提到的书籍,随即敲下:「阴阳道 \/ 阴阳术」。又敲下:「苇原中国」。

屏幕上跳出长长的书单。他顺着编号去找书:厚重的『阴阳道通论』『神只志』『古事记校注』『日本书纪』『神话与国土生成传说』,还有一本民俗研究者写的『苇原中国考』。他一摞一摞抱在怀里,背上骨头像被棍子顶着,疼得他不得不换只手。

坐到阅览桌前时,灯光把纸页照得发白。仁抽出便签、笔。指尖握笔时一阵刺痛,他换成左手,写字歪歪扭扭。

第一页翻开,脚注密密麻麻地挤在下沿。他忍不住想起东京那会儿,玲华坐在他旁边,指尖拖着笔,嘴角带笑:“脚注才是你要看的地方,正文都是废话。”说着她就把书折到最里,叫他“把眼睛放聪明一点”。

他吸了口气,把视线压到脚注上。

——「苇原中国:高天原与黄泉之间之中洲,人神交错之场。」

——「天孙降临之舞台,亦为诸神『造国』与『试验』之所。」

——「后世传说中,渐成‘人之国土’的代称,然其原义多见混用。」

「人神交错之场。」「试验之所。」

仁在便签上写下两行:苇原中国 = 中间世界。

他抬眼,盯着纸面。脑子里一点一点拼回那夜在黑曜她说过的话:「世原是被高天原造出来的。」「天津神们想看看他们能做出怎样的完美不朽者。」

不是巧合。不是传说里的「比喻」。是刻意建造的场所。

是实验场。

笔尖顿了顿,他又写:= 世原?

仁按住胸口,让呼吸慢下来。他翻到下一本,把「高天原」的条目对照过去,又把黄泉的段落扫了一遍——上方、下方、夹在中间的「国」,传说里的通路、祭仪、禁忌、被掩去的仪式。他越看越冷静,越冷静心里越发紧。

如果世原对应苇原中国,那么——

为什么玲华这样的异津神没有直接出现在世原,而是从曾经生活在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