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办联谊会(2 / 2)

夜色渐浓,家宴的筹备旨意已传遍六宫。显阳殿暖阁内,龙涎香袅袅,萧皇后倚在皇帝臂弯,刘贵妃枕在他膝上,三人絮语如家常。皇帝忽叹道:“朕有你们二美,方知何为治国齐家。”

刘贵妃指尖划过他衣襟纹路:“陛下可知?臣妾与皇后幼时便约好,若嫁入宫,必要互为臂膀。”萧皇后轻笑,将头靠得更近:“如今倒成了互为‘绊脚石’——绊住陛下想铺张的脚。”

皇帝笑声震得烛火轻晃,一臂揽住二人,低语渐含糊:“绊住朕的,是你们的心……今夜,且让朕绊得更深些。”

纱帐垂下,月光如霜,笼住三人的低笑与温存。中秋未至,宫阙已先暖三分。

早朝上,皇帝又对众大臣讲了一遍今年中秋不搞庆典,只办家宴。邀请官员家中未出阁的适龄女子一起参加,美其名曰“共赏明月”,实则给皇子们搭了座鹊桥。这消息像滴入热油的雨,溅起满城涟漪——那些在红墙外蛰伏多年的权臣们,终于嗅到了将女儿送入宗室的契机。

吏部尚书府内,雕花厅堂里弥漫着熏香与焦虑。吴华朔来回踱步,对着镜前试戴珍珠簪的女儿念叨:“陛下此举分明是给皇子们选妃!你记住,低头要含羞,抬眼要有神,皇子问话务必答三分留七分,太直白显得没心机,太矜持又易被忽视……”

他恨不得将数十年官场察言观色的经验压缩成口诀,塞进女儿那绣着牡丹的衣袖里。

御史中丞家的庭院成了礼仪演练场。西门腔亲自举着尺子丈量女儿的步幅:“裙摆离地三寸,步子小如雀啄,这样才能显出大家闺秀的稳重!记住,皇子面前万万不可提及政事,笑时只能露六颗牙,多了轻浮,少了冷傲。”

“要是能嫁给太子最好,”西门腔喋喋不休道:“能被五殿下看上也不错……”女儿被训得脚趾发酸,却仍一遍遍练习端着茶盏走直线,仿佛那杯中的不是茶水,而是家族命运的砝码。

兵部尚书府的武场反倒罕见地安静。包魂敦将女儿唤至书房,翻开泛黄的《女德经》却迟迟不开口,最终只憋出一句:“你自幼习武,筋骨比别家女子硬朗些……但今夜必须柔如柳絮,箭术舞剑一概别提,省得皇子觉得你是母老虎。”

女儿咬着唇点头,转身却在无人处将绣帕拧成绳——她不明白,为何一定要示弱才能入皇子们的法眼?

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府邸更是暗流汹涌。两位权臣竟破天荒相约茶叙,各自揣着女儿的小像暗中较劲:中书令女儿的琴谱被连夜添了新曲,门下侍中则命绣娘将女儿衣裙上的海棠花纹加密三分,生怕色泽不如对方鲜亮。

他们心知肚明,这场家宴是披着团圆皮的权贵博弈场,女儿们的莞尔一笑,都可能牵动朝局未来的走向。

夜色渐沉,各府灯火通明如临大敌。那些被千叮万嘱的女子们,在妆镜前反复练习着“完美”——她们既是父亲们棋盘上的卒子,也是自己命运的赌注。

她们被父亲千叮万嘱的“好印象”,是温顺?是机敏?是才艺无双?还是恰好能填补皇子心中某处隐秘空缺的轮廓?

无人知晓答案,只知这一夜月圆如镜,照见的不仅是团圆宴席,更是无数家族攀向宗室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