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将流程弄得这么复杂?(2 / 2)

大周朝也特别重视这个仪式:开国君主世祖武皇帝夏马威,正是凭借战斗而夺得帝位;当朝皇帝夏宇天亦是依靠军功而获封太子登上大宝。所以大周朝即便承平已久,皇室依然重视军事活动。

而今年,皇帝将秋狩操办权授予太子,除了是给太子加持,亦是对他的考验。太子招来众臣出谋划策,东宫一时间门庭若市。

太子府内,众人齐聚议事堂。太子倚在雕龙檀木案前,指尖轻叩桌面:“秋狩乃本朝盛事,父皇命我全权操办。诸卿皆国之栋梁,今日务必畅所欲言——如何让此次秋狩既显国威,又助我在朝堂立威?”

刑部尚书成陆金率先躬身:“殿下,依臣之见,可增设阅兵大典。秋狩原是武人扬名之机,若令三军列阵演武,刀枪如林、战马嘶鸣,必让天下知我朝军威之盛。届时邀文武百官同观,殿下亲授旌旗,何愁军中将领不心向太子?”

兵部尚书包魂敦补充道:“往年秋狩多是贵族骑射,若调边疆精锐入京演练,既能震慑宵小,又能彰显军威。例如去年北境铁骑大败匈奴,其将士铠甲上缀有狼牙标志,若令其列阵冲锋,马蹄踏地如雷,必叫文武百官瞧出太子治军之能!”

兵部侍郎华安邦抚须接话:“臣附议!还可邀西域、东胡使团观摩。近年西域频繁侵扰边境,若使其见我大军铁骑如风、弓弩齐发,必心生忌惮。届时殿下以东道主之姿接见外宾,既显大国气度,又可借机宣扬殿下仁德之名。”

户部尚书莫登羡眉头微皱:“皇上和殿下的安危最要紧。秋狩场地需提前半月勘测,增设三重暗卫巡逻。臣建议调校事府暗中布防,仿照先帝南巡之例,围场每里设烽火台,若有变故,顷刻传信——去年秋猎有山贼混入民夫,若非暗卫及时截杀,险些酿成大祸。太子安危便是社稷根基啊!”

尚书左仆射舒陈捻着山羊须沉吟:“下官斗胆进言——秋狩尾声可办‘万邦宴’。宴上以我朝礼乐开场,如编钟合鸣《山河颂》,外邦献艺压轴,例如波斯舞团献火绸舞,羌人乐师奏天籁之音。席间暗设武术表演——由军中武艺高强之人进行散打对垒,宴乐之下藏威慑之意。昔年汉武帝设千国宴,外使归国后十年不敢犯边,此策正合柔中带刚。”

太子目光微亮,道:“舒卿此计甚妙!但是我尚有一虑——若外邦借机探我军情,如何应对?“

兵部侍郎华安邦忽而起身,“殿下勿忧!臣请阅兵时以虎符为令,分三阵轮换——首阵刀盾列阵,次阵弓弩齐射,末阵骑兵冲锋。三阵之间以烟火为号,外邦只见阵型变幻,却难窥全貌。另可命暗卫混入使团,若有异动,立时拿下!”

太子眸中渐亮,看向一直没有发言的萧太尉,问道:“舅公以位如何?”

萧太尉站起身来,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妙!只是调边疆精锐入京不可——秋冬正是边患多发之季,切不可为秋狩而危国安。”

众人听罢,也纷纷点头。“那依大人之言,阅兵还能否办之?”

“可调京城卫戍部队参与——他们本来就驻防在猎场附近,由他们参与阅兵,最合适不过。”萧太尉一语点醒众大臣。

“是啊!是啊!而且保护皇上本来也是他们的职责!”众人皆应。

“现在要做的就是加紧对他们进行阅兵演练。”成陆金补充道。

太子起身道:“便如此!秋狩三日,首日阅兵、次日狩猎、末日设宴!另传令工部,七日内造出可移动观礼台,务要让外邦使团居高临下,将我军威尽收眼底!”

殿内众臣齐拜:“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