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2 / 2)

寒暄过后,五夏芷澜神色一正,说道:“荀尚书,此次前来是想与你商议选拔新任中正官一事。弊案之后,司州中正官空缺达三分之二,急需选拔贤能之士填补之。另外,之前考评涉及舞弊案的士子,该如何处理,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荀天誉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选拔中正官,需德才兼备,公正无私。至于那些涉及舞弊案的士子,不可一概而论,需仔细调查,若确有才学且能改过自新,也可给其机会。”

曾夫子素手拿起一册简牍,回道:“不错,中正官的重新选拔,若仅靠礼部一司之力,难免有旧人脉干扰。我们秘书监有历年各郡县乡贤人才档案,若联合核查,既能查漏补缺,又能以过往事迹佐证德行。”

夏芷澜眼睛一亮,补充道:“荀尚书和曾夫子所言极是,我亦觉得应如此。不过,为确保选拔公正,我提议由礼部和秘书监联合考察,如此既能全面考察候选人的才学品德,又能避免一方独断。”

曾夫子点头赞同:“五殿下此提议甚好,秘书监藏书丰富,人才众多,与礼部联合,定能选出最合适的中正官,也能妥善处理舞弊士子之事。”

荀天誉沉吟着抚过案上竹简,眼底泛起涟漪:“夫子所言有理。不过.……中正官需兼顾各地氏族平衡,不如这样——我们礼部负责提名候选,具体来讲,由各州大中正提名小中正人选,礼部复核履历,最终考评由秘书监列席监督,如何?”

他望向皇子,目光如秤,“殿下以为此方案可行?”

夏芷澜倏然轻笑,拍掌道:“荀尚书办事果然虑周藻密滴水不漏。”他忽而正色,“考评课采取书面或当面的方式,考题应与秘书监联合出题,以杜绝作弊。你看如何?”

“当然,对于舞弊士子也应采取以上处理方式——统一安排考试,按照分数重新评级。”荀天誉缓缓展开一卷黄纸:“下官已拜读了殿下的《九品中正制革新方案》,对里面的内容深以为然,殿下若需要任何协助,礼部定当竭力配合,全力以赴!”

从礼部出来后,曾夫子笑着对夏芷澜说:“没想到荀尚书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荀家钟灵毓秀之族,满门皆是俊彦,之前只是潜龙在渊,如今……”夏芷澜沉思道:“荀老司空既然决定复出朝堂,必会推出大智大才。”

“比如若楠姑娘。”曾夫子突然说道。

“嗯呢,我们要马上通知她,即刻开始司州小中正选拔和弊案士子的考评工作。”

夜幕降临时,御书房烛火摇曳。皇帝倚在床榻上,问校事府赵枚:“灵玦王近日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赵枚躬身禀报:“五殿下调遣工部修建太学学堂,进度已过半,工部尚书亲率匠人昼夜赶工;联合礼部推进中正官选拔,各地士子考评章程也拟定完毕,眼下正着手在司州落实。”

皇帝眸光微亮,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小子越发开窍了!建造太学是百年基业,礼部、工部那帮老油条他能摆弄明白,不简单。”他指尖轻叩案上奏折,“朕记得他从前最嫌这些琐事冗杂……如今这般勤勉,倒是让朕越发欣慰了。”

赵枚垂首道:“陛下,五殿下行事统筹兼顾并纤悉无遗,工部、礼部官员皆称其调度有方。”

皇帝沉吟片刻,话题陡然一转:“萧太尉和韩司徒可有动静?”

“回陛下,萧府近日闭门宴客,多是旧部武将;韩司徒府中倒是常有文官出入,但......”赵枚顿了顿,“但似无针对五殿下的举措。”

皇帝嗤笑一声:“老狐狸们沉得住气啊!萧太尉怕是在观望风向,韩司徒……哼,表面告假隐退,暗里怕是在筹谋如何东山再起。”他忽而仰身轻笑,“不过灵玦王若能借这次考评拉拢寒门清流,倒也算破了他们的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