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芷澜眼见这群富豪凑一桌了,心想要是有部手机多好啊,怎么着都要定格一下子,连新闻标题都想好了——卧底古代首富,揭秘奢靡日常!
大中正穿梭于宾客之间,不停地拱手作揖,表达着对宾客们的感激之情。他逢人便说:“今日小儿满月,承蒙各位赏光,谢某感激不尽!”宾客们纷纷回应着:“大中正大人喜得贵子,实乃大喜之事,我等前来祝贺,也是沾沾喜气!”
陆季没有出席过这种场合,明显感到不适。但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看到大中正在宾客们的簇拥下,得意洋洋地接受着众人的赞美和祝福,心中不禁连连冷笑。
他看到那些世家大族们,表面上阿谀奉承,实则各怀鬼胎,内心暗自思忖:“这些世家大族,平日里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百姓,如今却来巴结大中正,真是可笑至极!”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客们都已微醺,气氛愈发热烈。一位看上去风度翩翩的文士起身,手持酒杯,朗声道:今日大中正喜获麟儿,实乃难得之佳事,在下不才,愿赋诗一首以贺之。言罢,他轻吟道:“祥云绕府降麟儿,福泽盈门映玉姿;他日定成栋梁材,光宗耀祖展宏基。”
众人听闻,纷纷鼓掌叫好,称赞此诗妙哉。紧接着,又有几位宾客依次起身,或赞宴席之丰盛,或颂主家之德厚,或歌婴儿之前程,皆是一片祥和喜庆之景。一时间,堂内诗韵袅袅,文墨飘香。
夏芷澜觉得时机已到,他优雅地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目光深邃地扫视着全场,缓缓开口道:“本公子亦有一诗,愿与众位分享。”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偌大的堂内回荡。接着,他吟诵道:“贵子临世福泽深,华堂焕彩映琼玲;父掌选贤当守正,清风涤荡奸邪影。”
此诗一出,堂内顿时一片死寂,众人皆大气都不敢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大中正。大中正坐在主位上,脸色忽然大变,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还是刚才第一个吟诗的文士猛地站了起来,叫道:“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在影射大中正选才不公?”他刚说完,众人也纷纷附和,对着夏芷澜指指点点。
夏芷澜见大中正神色难看,却不慌不忙,向前一步,拱手道:“大中正大人,诸位客人,莫要动怒,本公子此诗,实乃有感而发,我大周朝人才昌盛,贤能辈出,选贤任能关乎国家兴衰。”
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大中正您手握选官大权,更应贤中选贤,优中选优,在下并非意指大中正处事不公,只是期待您以国家大局为重,清风正气,荡除奸佞,为朝廷选拔真正有才能之人,为您的后代,以及大周千万人家的后代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才环境呀!若大人能秉持公正,一以贯之,日后必能成为一代忠臣,名垂青史!”
谢特听闻此言,虽然心中仍有余愠,但大帽子已经被扣下了,何况这人还是荀姑娘的朋友。他只能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公子所言极是,本官定当秉持公正,为朝廷选拔贤才,不负皇上重托,不负天下苍生。”
众人虽然明知夏芷澜强词夺理,却也无法反驳,荀若楠和陆季强忍住笑意,心想大中正何时吃过这种明眼亏啊……夏芷澜还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微笑,点头道:“如此甚好,本公子相信,在大中正的努力下,我大周国运更加繁荣昌隆。”
说完,他便潇洒地坐下,自顾自地吃喝起来。周围人也接着饮乐攀谈,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而大中正则坐在那里,心中憋屈愤懑,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强颜欢笑,与众人寒暄应酬,直至宴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