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芷澜三人沿官道一路东行,很快出了西京,他们白天风尘仆仆地赶路,晚上就夜宿至附近的驿站中,着实有些辛苦。两个丫头也不言疲劳,贴心照顾五皇子,日常衣食寝都不用其操心。夏芷澜很是感动,原以为两个丫头年纪尚小不懂社会,谁知社会经验如此丰富,饶是自己想多了。
很快到了第三日,马车驶入颍川郡,大片大片的田野和山林,沿途几乎没有农村和城镇,甚至也无官道——马车走的全是山路,幸亏小二常年跑洛阳,对于此路线非常熟悉,他们才赶得上时间进度。
古代的风景就是好啊,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夏芷澜看着远处一千多年前的夕阳,近处群山环绕的湖水,不禁吟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突然想到此诗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与眼前景色并不搭边,于是吟完前两句就戛然而止。
“公子,好诗啊!”不等两个侍女反应过来,驾车的小二已经拍上了:“公子想必是读书世家吧,这等美景也只有公子这样的人才能写出来啊!”
“哪里哪里”,夏芷澜心想我只会背诗,怎会作诗,说道:“小哥可曾念过学堂呢?”
“没有,像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哪里有机会念书哟。”
“为什么?”
“公子应是生来就住京城,不知道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啊,我们那里都是种地的,就没有学堂,能念得起书的也只有你们这种富贵人家啦。”
夏芷澜没有再说话,权贵垄断教育权是大周朝不争的事实,她再次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力改变。
夕阳透过晚霞,洒在蜿蜒的山路上,将竹林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竹林间微风轻拂,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小二驾驶马车沿着曲折的小路前行,正当四人行至竹林深处,突然间,前方传来一阵嘈杂声。紧接着马儿陡然嘶鸣,一阵急急地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夏芷澜拨开门帘问道。“遇上劫匪了!”小二低声回道。
只见马车前方不远处,一群衣衫破旧、手持长刀的劫匪围了上来。夏芷澜心中一紧,示意碧游和橙卿躲在车厢内不要出来。两个丫头也是惊恐万分,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一名身材瘦长、满脸褶子的劫匪头目大声吆喝着,手中大刀在夕阳下泛着寒光。
夏芷澜心中暗自盘算,这群劫匪约有二十余人,人数上自己处于劣势。而且,也不知道老夏会不会武功,但两个丫头肯定不会,一旦动手,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智取,不能硬拼。
夏芷澜轻轻咳嗽一声,从马车上下来,故作镇定地走向劫匪头目。她目光冷静,语气平和地说道:“各位英雄好汉,我们不过是寻常旅人,身上并无多少银两,你们求财全部拿去便是,请不要伤我们性命。”
“好说,好说!”头目歪嘴笑道,“你把财物都交出来!”
夏芷澜回到马车边,叫两个丫头将所有银两都拿出来。众匪看着金灿灿的小黄鱼,不禁瞪都大了眼,感觉这趟真是发了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