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有条不紊浩浩荡荡地开往宗庙前,只见明堂内已设天地神位、祖宗牌位,陈列青铜礼器,摆放三牲、五谷、时令果蔬及玉帛。乐工开始演奏《云门》乐章,编钟、磬与笙、瑟的乐声响起,好一派户外古代音乐LiveShow。
待到群臣列队完毕,礼官在一旁燔柴,太常卿高诵《迎神咒》,乐队钟鼓齐鸣以迎神灵降临。
皇帝盥洗干净双手,升坛献上玉璧与黑米酒,行三跪九叩礼。乐工改奏《昊天有成命》乐章,祝史宣读祈年祷文:
“维某年仲秋辛日,岁在鹑火之次,大周皇帝臣某,谨以苍璧玄圭,三牲黍稷,昭告于皇天后土、世祖高皇帝在天之灵:
伏惟昊天垂象,列宿垂光。昔者神农尝草以兴稼穑,后稷教稼以开八政,皆赖天地生养之德。今中原膏腴之地,黍稷薿薿,禾黍离离,实乃阴阳和顺、风雨咸宜之赐。然臣闻《月令》有戒:\"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今臣祗承大宝,夙夜兢兢。惟愿:
一愿甘霖应时,勿使赤旱焦土;
二愿寒暑有节,勿令霜雹为灾;
三愿四夷宾服,勿起边陲烽烟;
四愿兆民康阜,勿有饥馑流亡。
谨以赤诚,上达天听。愿世祖高皇帝在天之灵,佑我稼穑,护我疆圉。臣当恪守《洪范》八政,勤恤民隐,慎用五刑,以期\"王道荡荡,黎庶熙熙\"之治。
今将清酒玄醴,牲牢玉帛,敬献于天地宗庙之前。伏望神明飨之,垂慈万民!
尚飨!”
祝史真是中国好嗓门!夏芷澜听到这一大段文言文,高中时被语文支配的恐惧感又来了,得亏而今不用考试,不然她宁愿继续昏迷。
祝史宣读完祷文后,三公、九卿等一些核心大臣依次献上五谷、玉帛,乐工伴《雍和》之乐,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循环。
接下来,礼官将祭品分献天地、祖宗后,皇帝象征性进食“祭余”(三牲之肺),以示“神人共飨”。
至此,秋祭的主要仪式算是完成了。乐工们改奏《安和》,皇帝率众焚化祭文玉帛,烟雾携愿上天。同时礼官将祭品分赐群臣,当然几百个官员分到手一人也就象征性的一块肉,不过肉虽小,马屁却不少,大家根据祭品的外形和色泽推理出了一幅牛高马大猪肥羊壮老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太平安康的盛世图景,纷纷为皇上的慷慨和恩德感动不已。
最后,之前礼官在一旁焚起的柴火也烧得差不多了,皇帝登上观星台,象征性观察烟火升天,太常卿向众人宣告:“秋祭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