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春运倒计时(1 / 2)

周一林卫国提前半小时抵达丰台站。

冬日的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寒意,站场上却已是一片繁忙。

机车的蒸汽与清冷的空气混合,形成一片白茫茫的雾气。

他先去了调度室,值班调度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控制台,电话铃声和对讲机的指令声此起彼伏。

“林站长!”值班调度看见他,立刻起身。

“坐。”林卫国摆摆手,走到控制台前,“昨晚运输情况怎么样?”

“一切正常,林站长。就是4308次货车晚点十五分钟,已经调整过来了。”

林卫国点点头,目光扫过运行图:“春运临客加开方案,调度所批复了吗?”

“上周五就批了,从下月五号开始,每天增加三对临客。时刻表现在正在调整。”

“抓紧。”林卫国语气平稳,“临客开行涉及车底调配、人员安排,各个环节都要提前对接,不能临时抱佛脚。”

“明白,我们已经跟客运、车辆段开过协调会了。”

离开调度室,林卫国沿着站台往客运站房走。

清晨的客流已经开始聚集,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

他注意到几个客运员正在引导旅客,舅舅王建国也在其中,动作虽不如年轻人利索,但态度十分认真。

“站长!”客运主任看见他,小跑着过来。

“旅客引导还要加强。”林卫国指着排队的人群,“特别是农民工旅客,很多人不识字,要主动提供帮助。”

“已经安排了,每个窗口都配了引导员。另外我们准备了一些热水和简易板凳,供老弱病残旅客使用。”

“考虑得很周到。”林卫国表示肯定,“但要落到实处,不能摆样子。”

走进办公室,桌上已经放着一摞待批的文件。最上面是技术科报送的《春运临客开行技术方案》,厚厚一沓。

林卫国刚坐下,王振山就敲门进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林站长,有个情况。”王振山关上门,“运转车间主任李为民,昨天在交班会上又提了人员紧张的问题。他说现有班制下,调车组已经连续加班半个月,再这样下去,怕影响作业安全。”

林卫国放下手中的方案:“其他车间呢?”

“客运也反映人手不足,特别是售票和引导岗位。货运倒是还能支撑。”

“人员问题是个老问题了。”林卫国沉吟道,“这样,你下午组织各车间开个会,把现有人员状况摸清楚。看看能不能内部挖潜,优化班制。”

“好的。”王振山点头,又道,“另外,局里刚下发通知,下周要召开春运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各站党政正职参加。”

“知道了。”林卫国拿起笔,“你先去忙吧,人员问题抓紧研究。”

王振山离开后,林卫国开始审阅技术方案。

这份方案做得相当细致,连每个作业环节的时间都计算得很精确。但在看到人员配置部分时,他皱起了眉头。

方案中调车组的人员配备,完全是按照常规作业量计算的,没有充分考虑春运期间车流密集、作业复杂的特点。

他拿起电话:“请技术科张科长来一下。”

几分钟后,技术科长张明快步走进来:“林站长,您找我?”

林卫国把方案推过去:“总体不错,但人员配置这块,考虑不够周全。你看看调车组这部分。”

张明仔细看了一会儿,额头上渗出细汗:“这个……我们是按标准定额计算的。”

“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林卫国语气平和但带着分量,“春运期间车流密度增加百分之三十,作业环节更复杂,还能按常规标准配置吗?”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站场示意图前:“就拿调车作业来说,平时一个班完成八勾活就算饱和。春运期间,至少要完成十二勾。人员不增加,要么延误行车,要么疲劳作业,哪个后果更严重?”

张明低下头:“是我考虑不周。”

“不是责怪你。”林卫国走回座位,“技术工作要实事求是,不能本本主义。你回去重新核算,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需要增加多少人,打报告,我去局里争取。”

“是,我马上重新计算!”

张明离开后,林卫国继续批阅文件。

办公室主任送来的春运宣传方案,劳资科报送的人员培训计划,安保科提交的消防检查报告……每一份他都仔细阅读,不时用红笔批注。

十点钟,他起身去各车间巡视。

在运转车间,他看见几个调车员正在休息室吃加班餐,脸上带着疲惫。

“林站长!”众人看见他,纷纷站起来。

“坐,坐。”林卫国示意大家继续吃,“最近加班多,辛苦了。”

调车长老王苦笑道:“辛苦倒不怕,就是活太密,连上厕所都得跑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