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走后,高东虎看着这座偌大小院成就感满满。仅仅是当年‘闫家小院’一部分,就抵得上寻常四五户人家占地面积。还不提当年盖这里是用的都是好木料、石料。光主房门前打磨平整的九块大青石,外加两边做成琉璃坡面的青石就得好几千;其他用材选料,包括院门处两块大门板,拦门石,云纹雕花、岩壁石刻,无一不是绝版。再过十几二十年都能当成‘文献’了。这‘三千五百块’是真值。
就是过了几十年,后人保存不善,该褪色的褪色、该掉漆的掉漆,有的砖面、墙面也有了裂缝,这些肯定的修葺。
高东虎心中已经有了合适人选,自家“亲二叔”就是干工程的大匠,泥瓦墙面活儿对他来说手拿把掐。记得往后十年村里人翻盖小院、盘炕、灶台,十有七八就是二叔给盖好的。现在应该在外地干活。完了还的找‘二婶’问清楚二叔现在的地址。
锁好门,他便骑车往‘大头家’去了。
一路上有见到的人,纷纷冲他热情招呼,“东虎,骑那快干啥去啊?过来聊会呗。”
“虎子,这是我新摘的西葫芦,给你拿两大的。”
“嗐,虎子记得我不,论辈分我还是你老叔哩!”
“我家有刚下的鸡蛋……”
刚开始他还有耐心回复,但人越聚越多,还有听到声音从家里跑出来的。高东虎立马将车骑的飞快,“各位叔伯大娘我有事先走了,闲了再说。”几个老胳膊老腿追了几步也没追上,反把自己累的够呛。
骑出老远的高东虎抹了把额头汗,他就是农村长大的,深知农村人既有朴实勤劳一面,也有其劣根性。方才要被这几条老胳膊老腿缠住,他一下午啥也别干了,说不定还的被道德绑架许诺些什么才能走。
送的东西更不敢收,有些人是真心实意,一片赤诚;有的人纯粹就是下套。他看方才那几位就不是善茬,要真是个二十郎当的毛头小子,还真有可能被糊弄、掉坑里。他当然不会上这种不值两毛钱的当。
再往外走,人就少了,偶尔路上碰到一两个,也就正常打招呼,可能比平时多出几分热情,但上赶着送东西,拉家常的几乎没了。这才正常吗!
回到‘家’已经四点半,一进门,白小霞和宝林、‘大头’就围了上来,“东哥,事办完了?”
“‘闫家小楼’入手了?”
只有‘大头’没说话,但眼中的期待兴奋却溢于言表。
高东虎笑着掏出村委办理的‘地契文书’还有一大串钥匙道:“喏,都在这了。炳生爷已经跟我交接了,‘闫家小楼’我也看过了。整体还行,就是墙面地砖还有院子需要简单拾掇一下,家具家电也得重新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