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了擦额头的汗,高东虎却难掩兴奋,这种事还是亲自动手比较有成就感。
很快他便如法炮制,将另一只兔子皮也剥了下来。想了想,又用两根细木棍,呈‘十’字将兔子皮撑开,四边固定,挂在了阴暗处晾晒。忘记是上辈子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这么做能让皮毛最大限度保存完整。
最后便是炮制兔子肉,这就简单了,取出内脏,将身体分割成小段。放在后世内脏是直接扔掉的,不过这年头肉食短缺……他还是先用凉水泡了起来,等闲了再去冲洗。
此时,早先烧的半锅水已经开始上温度,他将简单清洗过的半盆兔肉带骨便倒了进去。随着火力加大,锅内很快咕嘟咕嘟冒出热气。用勺子将水面的血沫打出,直到见了清汤这才作罢。此时已经有隐约的肉香味飘荡,他用一个干净的盆捞了一半兔肉出来,准备做个‘兔肉炖土豆’,剩下的依旧留在锅里,做个‘兔肉野菜汤’好了。
农村一般做的都是‘连火灶台’,即一个灶膛,两个灶口。当火势足够大,顺着烟道往外时,便能实现两个灶口同时做饭。不过通常用都是第一灶口火势更大,第二灶口只用来烧水煮粥,炖汤也是没问题的。
等汤锅彻底沸腾后,高东虎便将之挪到了第二灶口。第一灶口则重新架起一口大铁锅,现在的油也是个稀缺品,最终他只在灶台角发现了一个只剩底子的油桶,满打满算也不足一两。“得,明天买吧!”他一股脑将油全倒了进去,好在兔肉本身也有点油,伴随着“滋啦”一声,温度升高,很快他便麻利的翻炒起来。
这时候没什么作料,只有路边薅的野蒜,以及自家种的葱段,洗干净后、剁吧剁吧,一起扔进去,味道竟也可以。可能这就是原生态的‘鲜美’吧!
等到兔肉被炒的滋滋冒油,他便将开水倒了进去,接下来便是添柴加火。约莫半小时后,“咕嘟咕嘟”两只大铁锅俱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此时他已将早上现摘的野菜清洗干净,也不切开,整个就放进了汤锅,原本白色的汤底顿时浮起一层青绿,看上去很是美味。
第二只锅,则被他倒入了半盆子切好的土豆,简单翻炒几下,又弄了几个玉米铁饼,贴在了锅的四面。这下总算齐活。
回屋看了看时间,已是十一点半,估摸着大头跟小霞也快回来了。
正想着的时候,柴门被推开,大头背着一大捆柴,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放下柴,顾不得喘口气,便朝他喊道:“虎子哥,今天地里忙,我回来晚了。你放心,我这就去做饭,马上就能好……”
说完,便直奔‘灶台’方向,高东虎乐呵呵的看着这一幕,也不阻止。
“啊!”下一秒,灶台处便传出‘大头’的尖叫,“肉、肉,虎子哥,是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