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装作随意浏览的样子,实则暗中催动玉简和炼妖壶,仔细感知着殿内的每一件物品。
大部分东西都毫无反应,只是些普通的古物或者废品。但当她走到一个角落,目光落在一个布满灰尘、缺了个口的陶土罐子上时,玉简的感应骤然变得清晰起来!
那陶罐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破烂,但玉简传递来的意念却带着一丝微弱的共鸣,以及……一丝极其淡薄的、与之前那块碎石类似的被污染气息?
凌小乙心中一动,走上前,假装好奇地拿起那个陶罐打量。入手沉重,罐身刻画着一些模糊的、早已褪色的纹路,似乎描绘着某种祭祀场景。
“老壶,是这个吗?”她在心里问。
“没错!这陶罐的黏土中,掺杂了极少量蕴含女娲神力(可能是造人时所用的息壤残留?)的土壤!虽然灵性几乎散尽,但本源犹存!而且……同样被幽冥教的力量标记过!”壶中仙肯定道,“他们果然在systeatically系统地搜寻这类物品!”
凌小乙强忍着立刻把罐子塞进壶中天地的冲动,看了看周围无人注意,便拿着罐子走到偏殿值守弟子那里。
“师兄,这个罐子我看着挺有趣的,能借回去研究一下吗?我可以用贡献点换。”她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
值守弟子看了眼那破罐子,摆了摆手:“这东西放在这儿几十年了,没人要。师妹既然感兴趣,拿去便是,无需贡献点。”这种无人问津的“垃圾”,有人愿意拿走,他们还省得占地方。
凌小乙心中暗喜,道了声谢,抱着陶罐快步离开了传承殿。
一回到青云峰侧殿,她立刻将陶罐送入壶中天地。
如同之前那块碎石一样,陶罐一进入壶中天地,就被炼妖壶的力量包裹,开始炼化其中那丝微弱的息壤本源和幽冥烙印。过程比炼化碎石时温和许多,毕竟蕴含的力量层次和量都远不如前者。
炼化完成后,壶中天地的土行区域似乎又凝实了一分,那株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未来灵池”地基,周围的泥土仿佛都变得更加有“灵性”了。
“嘿嘿,又找到一件!”凌小乙成就感满满,“看来这条路子可行!”
她看着那枚光芒更盛的《上古神话考》玉简,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老壶,你说……这玉简现在感应能力增强了,能不能……像钓鱼一样,主动散发出一点气息,去‘勾引’一下附近可能存在的同类古物?”
壶中仙闻言,虚影微微一顿,似乎在思考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理论上……可以尝试。但必须极其小心地控制范围和强度,否则就不是钓鱼,而是炸鱼了,很容易暴露我们自己。”
“明白!咱们就搞个微型的、定向的‘诱饵’!”凌小乙跃跃欲试。
她感觉,自己仿佛掌握了一把开启宝藏的钥匙。幽冥教,你们搜刮古物的速度,恐怕比不上咱们“壶中天建设兵团”的“拆迁”和“回收”速度了!
(第九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