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深夜访客(1 / 2)

我们饿了好几天,这天晚上终于有了食物,于是我们放开肚皮大吃特吃,足足吃了八条鱼。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发现还剩下不少鱼。

看着这些剩下的鱼,我突然灵机一动:“我们得把鱼烘干,留着当干粮。

这样以后就算没有食物,我们也不至于饿肚子。”

说干就干,我们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我们在山洞顶部的岩石上,用石头凿出了十几个小坑。

然后将细竹棍横架在这些小坑上,一个简易的晾架就做好了。

接着,我们开始处理剩下的鱼。

我们先将鱼清理干净,然后沿着鱼腹剖开,小心地去掉内脏和鱼骨,只留下鱼肉。

处理好后,我们再用海水将鱼肉表面的血污冲洗干净。

之所以用海水,是因为海水里的盐分能起到防腐的作用,这样可以让鱼干保存得更久。

完成这些步骤后,接下来就是腌制了。

我们没有盐,只能用洞壁上凝结的盐霜——每天清晨,洞外的水雾会在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水珠蒸发后,就会留下一层薄薄的盐霜。

我们用石头将盐霜刮下来,均匀地撒在鱼肉上,轻轻按摩,让盐分渗透进鱼肉里

腌制好的鱼肉,被我们挂在晾架上。

山洞里通风很好,海风吹进洞里,带着咸湿的气息,能加速鱼肉的干燥。

我们还在晾架下方生了一个小火塘,用微弱的火焰烘烤鱼肉,既能防潮,又能让鱼肉更快烘干。

第一天,鱼肉的表面就变得有些发硬,水分渐渐流失,颜色也从粉色变成了深红色。

第二天,鱼肉的质地变得更加紧实,散发出淡淡的咸香。

到了第三天,鱼肉彻底烘干了,变得硬邦邦的,用手一掰就能折断,咬在嘴里有嚼劲,带着浓郁的海味。

我们将烘干的鱼干收起来,挂在山洞顶部的岩石上。

很快,洞顶就挂满了鱼干,密密麻麻的,像一串串褐色的风铃。

风吹过的时候,鱼干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看着这些鱼干,我们心里都踏实了许多——至少接下来的日子,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我们在山洞里住了大半个月,每天清晨钓鱼,傍晚烤鱼、晒鱼干,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

吴悠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哭闹,还学会了帮我们捡柴、递东西。

艾西瓦娅的伤口已经愈合,我的大腿也能正常走路了。

我们原本打算,等攒够了足够的鱼干,就再做一艘竹船,离开这个悬崖,回到水帘洞。

可天公不作美。

这天清晨,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

乌云像一块巨大的黑布,从海平面上迅速蔓延过来,遮住了太阳。

海风变得狂暴,呼啸着穿过山洞,卷起地上的竹屑和尘土。

“要下雨了。”沈离歌望着洞外,眉头皱了起来。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洞外的岩石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

没过多久,雨点就变成了倾盆大雨,像无数根银色的鞭子,抽打着海面和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