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将最后一抹夕阳卷入云层。
天空渐渐被黑暗笼罩,仿佛一块沉重的幕布缓缓落下。
我们三人静静地站在锈迹斑斑的美军标志牌下,这座被藤蔓吞噬的军用机场宛如一座沉睡的巨兽,静静地伏在我们面前。
它那破败的建筑和荒废的跑道,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七十年前的隐秘往事。
沈离歌手持匕首,小心翼翼地挑开缠绕在“b-29 停机坪”字样上的枯藤。
随着枯藤的剥落,金属表面凹陷的弹痕逐渐显露出来。
在暮色的映照下,这些弹痕泛着冷光,仿佛还残留着当年战火的余温。
“看这个。”詹妮弗突然蹲下身,伸手扒开碎石堆里半埋的铁皮盒。
那铁皮盒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锈蚀的锁扣轻轻一碰便碎成齑粉。
盒子里的文件也因为年代久远而泛黄,纸张变得脆弱易碎。
然而,就在我们打开盒子的瞬间,一阵风突然吹来,掀起了文件的一角。
我眼疾手快,迅速伸手按住纸张,以免它们被风吹走。
当我定睛看去时,密密麻麻的英文中,一个红色的印章格外醒目——“RAdIoActIVE AtERIAL”(放射性物质)。这个红章如同一道闪电,刺痛了我的眼睛,也让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沈离歌的喉结动了动,他的声音有些低沉:“1945 年 3 月的运输记录,钚-239的存量足够制造两颗原子弹。\"
夜幕如墨,悄然降临,我们如受惊的刺猬般蜷缩在废弃机库的角落里,篝火熊熊,映照着从档案室寻得的绝密档案。
泛黄的图纸上,岛屿地形图宛如被红色虚线切割成的网格,标注着“x-7 试验区”的坐标,赫然位于机场深处,如同一颗隐藏在暗处的毒瘤。
詹妮弗的手指轻轻划过图上潦草的批注:“所有人员需穿戴铅制防护服,禁止暴露超过 15 分钟”,纸张边缘那残留的半个模糊指纹,仿佛当年记录者那颤抖的手,还在空中瑟瑟发抖。
“广岛的‘小男孩’用的是铀,长崎的‘胖子’才是钚弹。”
沈离歌将烤得如焦炭般的野鸡腿丢进火堆,火星四溅,如烟花般绚烂,她的影子在斑驳的墙壁上扭曲成狰狞的形状,
“这座岛的地理位置,恰似太平洋航线的盲区,宛如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她未说完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空气,让整个氛围骤然凝固。
我们都意识到了那个可怕的猜想——这里或许就是制造人类历史上首次核爆的幕后摇篮,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随时可能张开血盆大口。
破晓时分,晨曦如薄纱般洒下,我们沿着杂草丛生的跑道,如探险家般向深处进发。
腐烂的木板在脚下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呀声,仿佛是地狱传来的哀鸣,锈蚀的信号灯歪斜地指向天空,宛如垂死者伸出的手指,无力地指向那无尽的黑暗。
当詹妮弗的登山靴突然踩空时,我们才惊觉脚下的碎石堆掩盖着一处螺旋形楼梯,潮湿的苔藓如绿色的毒蛇,在铁扶手上蜿蜒成诡异的图腾。
下行的过程漫长而压抑,仿佛是通往地狱的通道。
火把的光束如利剑般刺破黑暗,照见墙壁上斑驳的辐射警示标志,那些骷髅与三叶花的图案,早已褪色成灰影,如幽灵般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空气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霉味,混合着若有若无的金属腥气,如同一股死亡的气息,紧紧缠绕着我们。
当腕表的指针划过第75分钟时,一堵十米高的钢铁巨墙突兀地出现在通道尽头,表面蚀刻的\"REStRIctEd AREA\"(禁区)字样被某种利器划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