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观心念既定,手下便再无迟疑。
他不再追求制作一个能完美“行走”或“奔跑”的复杂机关兽,而是将全部心力,聚焦于“自动”与“规避障碍”这两个核心命题。
只见他取过那块质地均匀的轻木,运指如刀,依循诸葛亮同步率提升后带来的那份精微感知,迅速切削、打磨。不多时,一个形似圆盘、底盘光滑的扁平基座便初具雏形。此物不求拟态,只求结构稳定,重心低稳,不易倾覆。
随后,他拿起那两块磁石。一大一小,磁极已由他暗中用地师感知辨明。他将那块较大的磁石,以特定极性稳稳嵌入木盘基座的中心偏后位置,并以木屑混合少量特制胶固定,确保其牢固不晃。
接下来便是关键。他选取了几片韧性极佳的薄钢片,小心翼翼地弯折、铆接,制作出一个带有支点的灵巧摆动机构,形似一个微型的跷跷板。他将那枚较小的磁石固定在此机构的一端,而另一端,则用极细的金属丝巧妙悬挂上一小片反光晶石。整个摆动机构,则被安装在木盘基座的前端,其活动范围恰好能被基座边缘的矮栏限制。
最后,他在基座底部靠近尾端的位置,钻出一个小孔,将系统出品的上好机簧发条嵌入,发条的轴心连接着一个微小的偏心轮。上紧发条后,偏心轮转动产生的细微震动,便能通过基座传递,转化为一种持续、微弱且无特定方向的前进驱动力。
整个制作过程,陈观手法尚显生涩,远不及那些常年浸淫此道的匠人子弟娴熟。但他每一步都异常专注,对材料的处理、结构的把握,隐隐透出一种超越常规机关术的、源于地师传承的精准与和谐感。尤其嵌入磁石和调整摆动机构平衡时,那份耐心与精细,让一旁监督的严执事,古板的面容上微微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色。
“时间到!”
随着一名杂役弟子敲响铜锣,所有考生皆停手退开。
检验开始。多数弟子制作的仍是各种形态的小型机关兽,有的形似鼠,有的状如龟。注入真气或上紧发条后,这些机关兽便开始向前爬行。遇到前方严执事随手抛下的木块障碍时,反应各异:有的直撞上去,翻滚在地;有的凭借触须机关略微偏转,但很快又撞上新的障碍;仅有少数几个,通过较为复杂的转向机构,能较为笨拙地绕开单一障碍,但动作滞涩,效率低下。
轮到陈观那个不起眼的木盘时,引来了几声低低的嗤笑。这光秃秃的圆盘,实在与“巧手”二字相去甚远。
陈观面色平静,上前轻轻拧动发条。
“嗡……”
一阵几不可闻的轻微震动声响起。木盘开始在场地上漫无目的地、缓慢地移动起来,速度不快,但异常稳定。当前方出现一块障碍木块时,奇妙的景象发生了:木盘靠近障碍,由于其前端悬挂着小磁石的摆动机构比重偏大,本就微微前倾。当嵌入基座的大磁石与障碍物(假设障碍物含有微量铁质,或纯粹因磁场在近距离内的相互作用)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同性磁极间的微弱斥力,或是磁场对悬挂机构平衡的微妙影响被放大,恰好触发了那个灵巧的摆动机构!
“嗒”的一声轻响,小磁石一端微微上扬,带动另一端的反光晶片闪过一抹微光。整个机构的重心瞬间发生极其细微的变化,结合底盘持续的微弱震动,木盘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偏转弧度,恰到好处地绕开了障碍物!虽非绝对精准,但在数次测试中,十之七八都能成功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