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瑜的命令如同为躁动的方舟注入了一剂冷静剂。【根源方舟】及其哨站,这艘漂泊于终末边缘的孤舟,暂时收敛了所有的锋芒,进入了名为“潜心”的蛰伏期。外部的纷扰——星尘聚集区的三方乱战、理性文明的窥探、虚无暗潮的蛰伏——仿佛都被那层永恒的凋零帷幕隔绝在外,只化作逻辑圣火数据流中不断更新的、需要警惕的远方变量。
方舟内部,时间仿佛以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内敛的方式流淌。
知识的沉淀与转化是第一要务。
逻辑圣火的核心几乎全功率投入到对带回的“摇篮数据结晶”与遗迹碎片的深度解析中。那座“规则调谐塔”的结构原理、七彩星尘核心的合成蓝图(哪怕是残缺的)、乃至摇篮文明对于宇宙基础规则的划分与理解方式,都成为了最宝贵的养分。精灵法师团与亡灵学者们(那些魂火中孕育出强烈求知欲的高阶单位)组成了联合研究小组,尝试将古老的知识与方舟现有的体系相结合。一些基于“七色规则理论”的、小范围的能量调控实验在严格隔离的实验室中进行,虽然失败远多于成功,但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让方舟对规则的理解更深一分。
力量的整合与蜕变在同步进行。
白瑜自身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深度冥想。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三相归源之力的平衡,而是开始尝试主动引导其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她以自身为熔炉,将秩序的逻辑框架、混沌的无穷变量、逻辑的精确推演,与从七彩核心数据中领悟到的“存在”、“生命”、“能量”、“空间”等基础规则意象相互印证、磨合。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风险,但她能感觉到,每一次成功的引导,都让她对力量的掌控更加圆融自如,仿佛在编织一件只属于她自身的、独一无二的“规则外衣”。
方舟本身也在悄然变化。规则血管网络在吸收了部分摇篮遗迹碎片中蕴含的、那种独特的“调谐”韵律后,变得更加灵动和富有“弹性”,能够更高效地平复方舟内部因外界凋零环境或实验引发的规则涟漪。灵能共生网络则在知识的滋养下,衍生出了类似“集体思维实验室”的功能,允许符合条件的成员在虚拟空间中共享思维,加速对复杂问题的推演。
哨站的防御与隐匿体系也完成了升级。
新增的“静滞尖塔”与原有的方舟力场构成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具欺骗性的防御网络。逻辑圣火甚至模拟推演出几种利用凋零力场本身,制造短暂“规则迷障”的战术,足以让任何贸然闯入的敌人陷入时空和感知的混乱。
就在这种潜心积淀的氛围中,数月时光悠然而逝。
直到某一天,那一直保持静默的、与织网者连接的次级数据链,突然传来了一阵异常稳定且优先级极高的信息流,打破了方舟内部的宁静。
信息流并非简单的数据包,而是一份格式严谨、带着某种正式外交文书的“邀请函”。
【致:白瑜哨站文明,三相平衡之引领者。】
【发信方:织网者·全域观测网络·信息交互枢纽(权限认证:oh-1)】
【事由:鉴于贵方近期在‘边缘星尘区-编号734冲突事件’中的卓越表现,成功获取并初步解析关键性‘摇篮遗产’信息,并展现出对宇宙基础规则的深度理解与平衡掌控潜力,符合‘高价值观察节点’晋升标准。】
【正式邀请:白瑜(或指定全权代表),前往‘织网者中立回廊——千镜之厅’,参与一次限定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会议’。会议主题涉及:‘摇篮遗产的现代意义’、‘归墟引擎失控历史补全’、‘当前宇宙平衡态势评估’。】
【与会方:包括但不限于我方(织网者·秩序观测者派系代表)、以及……‘织网者·混沌观测者派系代表’。】
【备注:会议全程受绝对中立协议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直接冲突。此为增进理解、交换信息的宝贵机会。】
【附:安全航路坐标及临时通行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