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之眼”如同受伤的野兽,拖着遍布伤痕的舰体,艰难地穿越最后一片稀疏的星尘带,终于回到了那片被凋零气息包裹的、令人心安的冰冷空域——白瑜哨站的警戒范围。当哨站观测塔那熟悉的微弱光芒出现在探测器上时,舰桥内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随之而来的是劫后余生的虚脱与疲惫。
方舟的对接港闸门缓缓开启,将残破的侦察舰纳入其内部。“星尘之眼”刚一停稳,早已待命的工程亡灵和精灵医师便涌了上来,迅速将消耗过度的烈风小队成员接引下去进行治疗和休整,同时对侦察舰进行初步的损伤评估。
烈风强撑着精神,第一时间通过内部通讯,向位于核心穹顶的白瑜进行了紧急汇报。他将遭遇“碎星工坊”追击、被虚无暗潮引入陷阱、以及最后“碎星工坊”主力舰队出现并与虚无暗潮爆发冲突的整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复述了一遍,尤其是强调了那块被称为“星尘核心”的暗紫水晶,以及双方对其的重视程度。
逻辑圣火同步接收并整理了“星尘之眼”记录下的所有数据——从“碎星工坊”舰船的模块化结构与能量特征,到虚无暗潮那诡异的空间构造能力,再到最后那震撼的、“熔炉之心”巨舰以纯粹物理力量轰碎壁垒的场景。
核心穹顶内,一片寂静。只有逻辑圣火数据处理时发出的微弱嗡鸣,以及白瑜指尖无意识敲击座椅扶手的轻响。
信息量巨大,且意义深远。
一个全新的、风格迥异且极具侵略性的势力——“碎星工坊”浮出水面。它们显然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专注于资源掠夺与重工业,其行事风格霸道直接,实力不容小觑。它们与虚无暗潮存在明显冲突,原因似乎围绕着某种高价值资源(星尘核心)。
而虚无暗潮,其行为模式也展现出新的层面。它们并非一味地吞噬与毁灭,也会设置陷阱,利用环境,甚至可能与其他势力存在资源争夺。它们对混沌力量(白瑜的印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这两方势力的冲突,就发生在距离哨站不算遥远的“活性星尘聚集区”。这意味着,白瑜哨站所在的这片原本被视为绝地的凋零边缘,其战略位置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它可能成为观察甚至介入这场冲突的前沿阵地,也可能被即将升级的战火所波及。
“分析‘碎星工坊’与虚无暗潮的科技水平、作战模式及潜在弱点。”白瑜首先下令。
“评估‘星尘核心’的可能用途及其对维系‘平衡’的价值。”
“推演双方冲突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其对我方哨站的潜在影响。”
逻辑圣火的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起来,结合织网者提供的部分基础宇宙文明数据库,开始进行深度模拟与推演。
良久,初步分析结果呈现:
【碎星工坊:科技树偏向极端物质化与工程学,擅长重型装备制造与大规模资源开采。其武器系统威力巨大,但灵活性可能不足,能量运用方式相对粗糙,过于依赖实体弹药与重型护甲。潜在弱点:对规则层面攻击抗性未知,过于僵化的指挥结构可能在复杂环境下失效。】
【虚无暗潮:本质为高维能量生命聚合体,擅长规则侵蚀与意识攻击,具备空间操控能力。弱点:对高度秩序化或蕴含强烈“存在”意志的力量抵抗较弱,其能量结构可能被混沌力量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