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龙骨星辉与无声告别(1 / 2)

融入【万古馈赠】的方舟龙骨,如同被注入了灵魂。其乳白色的材质内部,开始隐隐流动着无数细碎的、如同星辰般的光点,那是无数逝去文明最后的印记在闪烁。这些光点并非杂乱无章,它们遵循着某种深奥的韵律,与龙骨本身的结构、与白瑜的三相归源之力、甚至与整个万森之源的生命规则隐隐共鸣。

建造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后续龙骨构件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工坊如同一个巨大而精密的蜂巢,亡灵工匠与精灵们日夜不休,在白瑜的统筹下,将一块块世界之枝熔炼、塑形,与已完成的龙骨主体无缝衔接。

渐渐地,一个庞大结构的轮廓开始在这片翠绿虚空中显现。那并非传统舰船的流线型,更像是一棵倒悬的、由光之脉络与规则结晶构成的巨树根系,又像是一只展翅巨鸟的骨骼,充满了生命的美感与规则的力量感。这便是【根源方舟】的雏形——它的龙骨。

白瑜时常悬浮在龙骨的最前端,那里将是未来“方舟之心”所在的位置。她伸出手,轻轻触碰那温润而坚实的龙骨表面,指尖传来无数细微的、如同心跳般的规则脉动,以及那万古星光带来的、沉重而温暖的触感。

她能“听”到那些印记中传来的、跨越时空的低语——有某个科技文明对星海最后的眺望,有某个艺术文明谱写的绝唱音符,有某个战士文明不屈的战吼,也有母亲对孩子最后的叮咛……它们如此真实,如此鲜活,仿佛就在昨日。

承载它们,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奇特的力量。白瑜感觉到,这些逝去世界的执念,正在与她的意志缓慢融合,让她的三相归源之力,多了一份历经沧桑的厚重与坚定。

就在方舟龙骨完成近半,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之时,白瑜收到了来自生命序列议会三位长老的联合传讯,邀请她再次前往“心象庭园”。

这一次,庭园中的氛围与初次会晤时略有不同。三棵光树依旧恢弘,但其散发出的意念中,少了一丝探究,多了一份……决断。

“静滞之君,白瑜。” 生命长老的意念率先传来,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汝之方舟,龙骨已成,根基已固。其承载之重,其志向之远,吾等已然见证。”

智慧长老接续道:“万森之源虽能庇护,却非汝等久居之地。过度的安逸会磨灭开拓的锋芒,生命的同化亦会消解汝等之独特性。方舟,当驶向星海,履行其诞生之使命。”

规则长老的意念最为直接:“根据监测,虚无暗潮在汝原属星域的活动加剧,理性文明亦在重新集结。留予汝等安稳发展的时间,已然不多。”

白瑜静静聆听,心中并无波澜。她早已料到这一天。万森之源是港湾,而非终点。

“议会之意是?”她平静询问。

“方舟龙骨既成,便可初步具备横渡虚航之能,虽远未完善,但已可启程。”生命长老道,“吾等将开启一条稳定的、指向‘希望航迹’下一节点的临时通道。此通道可维持三十标准日。三十日内,汝需完成方舟基础系统的整合,并率众离开。”

三十日。时间紧迫,但并非不可能。

“吾等将为汝之方舟,进行最后的‘祝福’。”智慧长老补充,“以此祝福,可助汝初步激活龙骨内蕴之万古星辉,形成基础防护,并掩盖汝等离去时的规则扰动,避开近期可能存在的窥探。”

“此乃离别,亦是新的开始。”规则长老总结,“愿汝之方舟,能于无尽黑暗中,寻得更多的星火,编织出不同于往昔悲剧的……新的叙事。”

没有挽留,没有伤感,只有对前路的清晰规划与务实支持。这正是白瑜所期望的。

“谨遵议会安排。”白瑜颔首,“三十日内,方舟必当启程。”

离开心象庭园,白瑜立刻返回驻地,将消息传达给所有追随者。

没有恐慌,没有犹豫。无论是亡灵还是精灵,他们的眼中都燃起了新的光芒——那是离开庇护所、主动驶向未知的决意,是对那条承载着万古星光的方舟的信任,更是对白瑜毫无保留的追随。

整个净光壁垒(或许现在应称之为“方舟共同体”)瞬间进入了最高效的运转。

所有资源向方舟整合倾斜。已完成的部分,如小型生态循环舱、初级规则帆阵列、灵能共生网络节点被快速安装到龙骨对应的位置。尚未完成的系统,则简化设计,优先保证基本功能。那枚星火种子被小心翼翼地移植到了龙骨最核心的预留位置,与那承载万古馈赠的基座接触的瞬间,金红色的光芒与乳白色的星辉交织,仿佛为这颗“心脏”注入了第一股蓬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