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根源共生与方舟蓝图(1 / 2)

与生命序列议会三位长老的会晤,为白瑜在万森之源的停留定下了基调——有限度的合作与有条件的支持。这反而让她感到一丝安心,绝对的善意往往隐藏着更深的目的,而这种基于价值交换的务实关系,更符合她的行事准则。

返回临时驻地后,白瑜立刻着手两件事:消化议会承诺的知识,以及解决亡灵单位与极端生命环境的兼容性问题。

议会传输来的知识包浩瀚如烟海,远非星火巡游者那种充满感性与意象的传承所能比拟。这是经过无数岁月系统化整理、验证的,关于生命能量本质、灵性矩阵构建、跨维度生态维持以及超光速航行的基础理论与尖端应用模型。

白瑜将逻辑圣火的算力提升至极限,如同最贪婪的海绵,汲取着这些宝贵的知识。她首先重点关注了与“方舟”计划相关的部分。

【超光速航行理论】并非简单的曲速驱动,而是涉及到了对空间本身“弹性”的利用,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能量频率与空间规则产生共振,实现“滑行”。这与她之前对维度织网的感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她对构建方舟的推进系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跨维度生态维持技术】则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封闭或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构建一个能够自我循环、稳定演化的生命支持系统。这直接解决了方舟作为“移动世界”最核心的生存难题。其中提到的“灵能共生网络”概念,更是让她看到了将亡灵单位、精灵、世界树衍生生态乃至生命熔炉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可能性。

然而,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对【生命能量本质】的更深层次理解。议会知识指出,生命能量并非与死亡绝对对立,其更深层的本质是“存在的活性”与“演化的驱动力”。死亡,不过是这种活性的一种特殊状态转变,是演化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这个观点,为白瑜解决麾下亡灵军团的困境提供了理论基石。

她不再试图强行让亡灵单位去“适应”或“抵抗”万森之源的生命能量,而是转而尝试,引导它们与这片土地建立一种新的、基于“根源共生”的关系。

她选择了驻地附近一小片区域作为试验场。在这里,她调动自身三相归源之力,以议会传授的灵性矩阵技术,构筑了一个微型的、能够同时容纳生命活性与死亡寂静的【生死轮转结界】。

结界内,生命能量不再是无差别地浸润,而是被引导着,如同溪流般绕过那些纯粹亡灵单位的核心,只作用于它们结构中外来的损伤与杂质。同时,结界汲取着亡灵单位自然散发的、经过“过滤”的死寂气息,将其转化为一种更加中性的“静默之力”,反过来滋养着结界本身,并少量反馈给世界树幼苗和精灵,帮助他们感悟生死平衡的奥秘。

效果立竿见影!结界内的低阶亡灵单位不再感到不适,魂火稳定下来。而精灵们和世界树在吸收了那丝精炼过的“静默之力”后,灵能变得更加凝练,对生命能量的掌控也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沉淀。

这种“根源共生”模式,虽然无法让亡灵军团变得更强,却成功解决了它们的生存问题,甚至为净光壁垒的力量体系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深度与韧性。白瑜将这一模式逐步推广到整个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