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皇上的咆哮(2 / 2)

李昭,声音冷得像冰,他道:“你怀疑什么?”

鱼化龙拱手道:“臣怀疑是阁内当值之人或能频繁出入藏珍阁之人,事先埋设了引火之物。”

文泰来适时接下话茬道:“陛下!锦衣卫协同勘查火场,确有发现。虽大部分物件已焚毁,但在几处承重柱下方,发现了未燃尽的‘石脂水’(石油的古称)浸染的棉絮残片。此物味浓易燃,非宫中常用之物。”

李昭拧着眉道:“石脂水?何处得来?”

文泰来道:“此物多用于边军烽燧或民间作坊,京中管控极严。臣已派人暗查所有能接触此物的官营作坊及黑市渠道,暂无确凿线索。但能将此物大量带入宫中并预先布置,绝非一人一时之功,必有内应接应,且谋划日久。”

副统领方成令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禀报。火起前夜,臣曾见内务府采办处的太监王羽,带着两名生面孔的小太监,以‘清点阁内陈旧器物以备更换’为由进入藏珍阁,约莫停留了半个时辰。当时并未觉得异常,如今想来,时间与动机都颇为可疑。”

苏玉瑶轻声对皇帝道:“陛下!王羽此人,微臣倒是有些印象,平日似乎与几位王爷府上的管事走动稍近。”

李昭眼中寒光一闪道:“王爷府上?”

他冷哼一声道:“继续查,文泰来,给朕盯死这个王羽,挖出他背后的人,鱼化龙,所有近日出入过藏珍阁的人员,无论职位高低,给朕一个一个筛查,方成令,你协助文泰来,宫内宫外的线索,给朕串起来!”

李昭目光扫过三人,“朕再问一次,火,是谁放的?朕要的不是猜测,是确凿的人证、物证。”

文泰来道:“臣等遵旨!必竭尽全力,揪出纵火元凶。”

李昭目光如炬,冷声道:“另外,盗窃国宝之徒务必要绳之以法,将国宝归回国库。”

“回禀陛下,臣奉命严守九门,加派三倍人手,对每一辆出入车辆、每一位行人,无论品级高低,皆进行严密盘查。若国宝已出城,则必在臣封锁九门之前。臣之失职,在于未能更早封锁城门,请陛下治罪。”

鱼化龙率先开口,他的姿态会更沉稳一些,但内容必然是撇清责任且暗指他人。

方成令近一步拱手道:“陛下!臣将皇宫内苑翻查了底朝天,所有侍卫、宫女、太监,皆一一盘问,搜检住所,绝无疏漏!臣敢以性命担保,宝物绝不在宫内,定是那贼人手段通天,早已将赃物转移出宫。臣……臣听闻锦衣卫文大人那边风声四起,闹得满城皆知,只怕是打草惊蛇,让贼人有了防备,藏得更深了!臣办事不力,请陛下重罚,但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方成令为了撇清责任,把矛头指向了文泰来。

文泰来深知方成令不够厚道,但他一向不善言辞,他斜眼偷瞄了一眼方成令,便低下头涨红着脸没有吭声。

李昭缓转过身,目光如刀,在两人身上扫过,他不会被他们的言语轻易带偏。

李昭冷笑一声道: “好,好得很。一个说贼人跑得快,一个说贼人藏得深。一个守着门说没看见,一个翻遍家说没有。朕的御林军,正副统领,便是这般为朕分忧的?那你告诉朕,他是如何在深宫失窃的第一时间,就得知消息,并能瞬间转移出城的?莫非他能未卜先知?”

李昭明察秋毫,眼神一凝道:“不要把责任往文泰来身上推,方成令,你搜查宫内,闹得鸡犬不宁,除了告诉贼人‘朕已经知道了,你快藏好’之外,可曾查到半点有用的线索?脚印?锁痕?换班空隙?可疑之人?你除了‘没有’二字,还能告诉朕什么?”

“还有鱼化龙你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朕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