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此事还有谁知晓?”
苏玉瑶回道:“除了眼线采蓝和微臣,再无第三人。密报是方才通过密道送入皇宫的,由微臣直接接到手中,臣妾直接来见陛下,未敢泄露半分。”
雨声渐大,敲打着窗棂。似乎在预示着若处理不当,天下就可能有变动。
李昭走回案前,将密信和印章重新放入锦盒,合上盖子。
“玉瑶你做得很好!此事朕会处理。你先回紫宵阁休息,朕想独自待一会儿,对了,切记不可走漏风声。”
他声音平静,眼中却暗流涌动。
苏玉瑶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恭敬行礼。
“微臣告退。”
待苏玉瑶离去,李昭独自站在殿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锦盒。
他想起儿时与平王一同在御花园玩耍的情景,那时他们兄弟情深,谁能想到今日竟会走到这一步?
此刻,李昭的心里只有痛心,兄弟相残,无异于自断手足。
“陈三石。”他忽然唤道。
“奴才在。”太监总管陈三石应声进入殿内。
“传密旨,召锦衣卫指挥使文泰来即刻入宫。”
李昭声音冷冽,叮嘱道:“切记,不要惊动任何人,若走漏风声,你拿狗头来见朕。”
陈三石狗眼偷瞄一眼皇上,此刻皇上的脸面如铁青,惊得陈三石脖子一缩,菊花一紧。
他颤声道:“奴才明白。”
夜深了,雨仍在下。
李昭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已有了决断。
无论平王李晌是否真有不臣之心,他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他不能有丝毫犹豫。
与大兆的江山社稷相比也别说是兄弟,即便是自己的骨肉都要靠边站。
三日后,每年一次的春猎大典如期举行。
皇家猎场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李昭身着戎装,高坐观礼台上,目光不时扫过场中众人。
对别人李昭不太关注,他只把一人放在眼中,这人便是平王李晌。
平王李晌一身银白猎装,英姿勃发,正与几位武将谈笑风生。
他眉目间与李昭有三分相似,以往内敛今日却多了几分张扬之气。
苏玉瑶坐在李昭身侧,轻声说道:“陛下今日气色甚好!”
虽然苏玉瑶不会射猎,却也要应一下景。
故而今日她着了一身杏黄色骑装,显得格外精神。
李昭微微颔首,他压低声音道:“春猎乃国之大典,朕自然欣喜,安排妥当了?”
苏玉瑶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微臣已命人盯紧了平王的一举一动。倭国使者团中混入了我们的人,只要平王李晌有所动作……”
她的话未说完,场中忽然传来一阵欢呼。
原来是平王策马入场,表演骑射之术。
只见他纵马飞驰,连发三箭,箭箭正中百步外的靶心。
“平王殿下好箭法!平王神勇无比,平王真乃草原人口中的哲别。”
群臣纷纷喝彩,奉迎之声不断。
李昭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眼中却无半分笑意。
“朕的弟弟,果然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