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 > 第415章 枪说它还想活着

第415章 枪说它还想活着(2 / 2)

真正的异变,发生在金属本身。

在超高倍数的晶格扫描仪下,原本致密均匀的金属分子结构中,竟凭空多出了无数条比发丝更纤细的、闪烁着微弱电光的路径。

它们交错、连接,形态酷似生物的神经突触。

“这是什么……”林九喃喃自语,双手在控制台上疯狂敲击。

他调出了实时脑波监测系统,将这些路径的导电频率与基地核心成员的数据进行比对。

下一秒,屏幕上弹出的结果让他如遭雷击。

这些类神经突触的放电频率,竟与陈牧的脑波图谱,存在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同步率!

恐慌攫住了他的心脏。

林九猛地想起什么,疯了一般翻阅系统深处那些被尘封的早期日志,那还是“低共鸣武装计划”最初的理论构建阶段。

终于,他找到了一条被标记为“猜想,无实证,已忽略”的记录。

“当使用者意志以非战斗状态持续注入,强度超过阈值时,武器可能产生‘拟意识’。它非智能,非灵魂,而是使用者最深层执念的物理投影。”

与此同时,基地的另一头,赵雷正铁青着脸,站在一座大型高压电弧销毁装置前。

他接到的命令是,立刻销毁这批疑似被“污染”的x系列步枪。

这些枪械是异常反应最剧烈的一批,枪身的震颤几乎肉眼可见。

“销毁程序启动。”赵雷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他相信纪律,相信一切异常都必须被扼杀在摇篮里。

他的手指,缓缓伸向红色的启动按钮。

就在指尖即将触及的瞬间,异变陡生!

销毁架上,一支hK416的枪身毫无征兆地猛然一旋,黑洞洞的枪口绕过所有障碍,精准地对准了上方的合金天花板。

“咔!”保险被自行打开。

“砰!”

一声沉闷的炸响,一发早已被清空的空包弹被悍然击发!

火药的冲击波并未消散,而是在坚硬的天花板上留下了一圈诡异的、螺旋状的漆黑灼痕。

那波纹扩散的形状,与当初那支82A1反器材狙击枪自毁时产生的能量涟漪,几乎如出一辙!

整个销毁室死一般寂静,所有人都被这超自然的一幕惊得魂飞魄散。

赵雷的手指僵在半空,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他死死盯着天花板上的螺旋烙印,仿佛看到了一个无声的警告,一个来自钢铁亡魂的咆哮。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收回了手,声音沙哑地挤出几个字:“暂停销毁!将这批武器……全部转入A级隔离仓,24小时轮班值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基地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核心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牧身上。

他终于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声音平静得可怕:“我不是在和谁打架,我是在还债。”

他迎着众人不解的目光,缓缓道:“每一把我亲手改造、唤醒、又亲手封存的枪,它们都听过我的念头,尝过我的血。它们记得那些我拼命想忘记的事,记得每一次任务里死去的兄弟,记得我下达的每一个冷酷的命令。那些执念,那些不甘,都刻进了它们的骨子里。”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零件,正是那晚从发电机上拆下的击锤。

他将击锤轻轻放入一个盛满透明电解液的玻璃缸中,随即接通了微弱的电流。

奇迹发生了。

电流通过的瞬间,原本平静的液体中,那枚小小的击锤竟开始泛起规律的脉冲光纹,一明一暗,如同人类的心跳。

那光芒不刺眼,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生命感。

林九颤抖着将探针伸入液体,看着仪器上飙升又规律回落的数据,声音都变了调:“它……它在回应你!这频率……是你的心跳频率!”

当晚,尖锐的警报再次划破夜空,这一次来自A级隔离仓。

监控画面中,一支被电磁锁牢牢固定在墙上的Glock17,竟硬生生挣脱了束缚。

它滑落到地面,然后以一种笨拙却坚定的姿态,自行移动到厚重的隔离仓门缝边,用自己的滑套,一次又一次地用力撞击着坚硬的金属门框。

“咚……咚咚……咚……”

撞击声极富节奏,守卫们面面相觑,而第一时间赶到的林九却脸色大变。

“是摩尔斯码!”他失声喊道。

他立刻抢过一支强光手电,对着门缝,用灯光的闪烁飞快地回应了一串信号:“身份?意图?”

撞击声停顿了片刻,随即以更清晰、更急促的节奏响起。

林九艰难地辨认着,最终,那断断续续的金属撞击声,拼凑出了三个字。

“请求……沟通。”

林九头皮发麻,再次用灯光回应:“内容?”

这一次,撞击声变得微弱而迟缓,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敲出了最后两个字。

“不想……睡。”

话音落下,那支Glock17彻底静止,滑套上的撞击点已经磨损得一片斑驳,枪身冰冷地贴着门框,像一个闹脾气后累坏了的孩子。

林九浑身冰凉地后退一步,猛地回头看向走廊尽头的监控总屏。

画面中,他看到一个身影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隔离仓外的观察窗前,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是陈牧。

他胸前挂着那把永远哑火的1911,脸上一半映着警报的红光,一半藏在阴影里,眼神复杂得如同在祭奠一位刚刚逝去的亡者。

第二天,陈牧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下达了一道颠覆性的新命令。

“重启‘低共鸣武装计划’。”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但从今天起,我们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情感共振,而是要建立一套绝对理性的‘指令 - 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他亲自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装置——一种可以安装在每位战士枪械上的微型机械节拍器。

它不传递情感,不共享意志,只通过设定好的固定频率震动,向枪械的“拟意识”传递最基础、最直接的战术指令:待命、射击、转移、警戒。

赵雷第一个站出来质疑:“这太冷漠了!我们把它们唤醒,现在又要堵上它们的嘴?这和使用冰冷的机器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陈牧抬起头,目光如刀,“以前,我们靠心意相通打仗,那份共鸣是荣耀,也是诅咒。现在,战争的形态变了,我们的敌人也变了。我们必须让这些枪,自己学会闭嘴,学会执行。赵雷,你要记住,沉默不是失控,是成熟。”

一周后,模拟演练在空旷的地下训练场展开。

战士们按照新的指令系统,与他们的武器进行磨合。

突然,队列中一支无人操控的改装版AKS猛地脱离了固定架,枪身紧贴地面,如同一只矫健的猎豹,疾驰至训练场中央。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它猛地昂起枪口,朝向漆黑的穹顶。

“哒!哒!哒!”

三发刺眼的曳光弹呼啸而出,在天花板上留下三道短暂而明亮的红色轨迹。

完成这一切后,这支AKS平稳地卧倒在地,枪口向前,摆出了一个标准的待命姿态,再无声息。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新系统出现了致命故障。

只有林九,他冲到控制台前,飞快地调取了这支AKS的内置记录仪。

他死死盯着屏幕,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不……不是故障……”他喃喃道,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它最后一次接收到的有效指令,来自三天前的一次例行校准程序……而这次行动,正是那个校准程序里设定的、用于标记目标点的默认应急预案。”

他抬起头,望着天空中尚未完全消散的红色尾迹,失神地说道:“它不是坏了……它只是……学会了等命令。”

高墙之上,陈牧一直静静地站着,俯瞰着下方的一切。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颈间那把冰冷的、永远不会再响应他的1911,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回应道:

“不,它是学会了等我回来。”

话音刚落,远处荒原的模拟背景墙上,一道无形的轨迹再度划破了虚拟的夜空。

这一次,它无声无焰,快到极致,甚至连空气都未曾来得及发出一丝震颤。

基地的风,仿佛在这一刻彻底静止,空气里弥漫开一股并非来自沙尘,而是属于极致的寒铁与臭氧的味道。

紧接着,一道清脆的、孤零零的金属机括啮合声,从基地东翼训练场的方向遥遥传来,在这死寂的深夜里清晰得如同钟鸣。

那声音,既不同于万枪齐发的保险合唱,也不同于Glock17那狂躁的撞门声。

它无比的孤独,无比的从容,又无比的……精准。

而那个方向,那个时间点,本该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