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暂停,无异于前功尽弃,只会让这些士兵的战斗本能陷入更深的混乱。
“不,”陈牧终于开口,声音平静而冷酷,“巡修继续。阵痛期,必须用钢铁般的意志硬扛过去。”
就在林九接到命令,陷入两难境地时,一阵狂野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一辆经过魔改、加装了撞角的越野车卷着烟尘,一个漂亮的甩尾停在了灰谷据点门口。
车门打开,赵雷那魁梧的身影跳了下来。
他显然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这里的窘境。
这个男人从不理会什么标准流程。
他直接拎着一箱烈酒和自己那把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判官”狙击枪,把灰谷所有垂头丧气的枪手都召集到了篝火旁。
“都他娘的哭丧着脸干什么?枪卡壳了,天就塌了?”赵雷一脚踢开一个空弹药箱坐下,当着所有人的面,三下五除二就把“判官”拆解得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枪管。
“你们,听得懂枪在说什么吗?”他举起冰冷的枪管,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它跟着你出生入死,你却只把它当成一块会喷火的铁。它卡壳,不是因为油不对,不是因为零件坏了,是因为你们……你们现在看它,像在看一台冰冷的机器,而不是一个能把后背交给它的搭档!”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粗砂纸,捏起那根比针尖还细的击针,在火光下慢慢打磨起来。
刺耳的摩擦声中,他用粗粝的嗓音讲起了当年在特警队里的老规矩。
“那时候,枪就是我们的第二条命,比老婆还熟。你得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渴’,什么时候会‘累’,甚至什么时候会‘闹脾气’。你得用手、用耳朵、用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去感受它的震动,它的呼吸。这不叫技术,这叫默契!”
赵雷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砸在众人心头的重锤。
他没有讲任何数据和理论,只是用一套最原始、最野蛮,却极具感染力的“人枪对话术”,重新点燃了这些士兵眼中熄灭的火焰。
他们开始重新拿起自己的武器,不再是看着一个工具,而是在审视一个沉默的战友。
灰谷的士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稳住了。
与此同时,远在中央工坊的陈牧,也对林九下达了新的指令。
“下一站,铁脊据点,巡修照常进行。但策略调整。”陈牧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声波共鸣箱,不再定时播放固定节拍。接入据点火力监控系统,根据当地枪械的活跃度,动态生成共鸣节奏。另外,在节拍的间隙,加入一段75赫兹的低频脉冲。”
林九愣了一下:“75赫兹?那几乎就是……模拟的心跳声。”
“没错,”陈牧说,“我要让枪声,找到自己的心跳。”
铁脊据地的首夜,格外寂静。
新的声波共鸣系统被激活后,并没有发出预想中的射击节拍,而是一段若有若无的、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沉闷搏动,悄然融入夜色。
一名趴在墙垛上的老兵正全神贯注地瞄准着废墟深处。
那低沉的脉冲仿佛与他自己的心跳重合,让他紧绷的神经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当一个黑影闪过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跟随着那道脉冲的律动,轻轻压下了扳机。
“砰!”
清脆的枪响划破夜空,远处的黑影应声而倒。
老兵自己都愣住了,这一枪的感觉,顺畅得不可思议。
林九的战术终端上,一行绿色的数据悄然弹出:“枪语共鸣网初级协议稳定性提升12%。命中率矫正,对比上一周期,提升18%。文明活性值,正在逼近46%的临界点。”
中央工坊内,陈牧站在巨大的监听终端前,戴着特制的降噪耳机。
耳机里传来的,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枪声,而是一片片断续、却在低频脉冲的引导下,逐渐趋于同步的节拍。
那声音,仿佛是沉睡了百年的废土大地,正从瓦砾与钢铁的废墟深处,重新搏动起来的心跳。
他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这条路,走对了。
只要文明的脉搏还在跳动,就有希望。
然而,就在这份喜悦刚刚浮上心头时,他面前的主控屏幕上,一个红色的警报窗口突然弹了出来,带着最高优先级的标识。
数据来源:铁脊据点。
陈牧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迅速点开报告,一行行滚动的实时数据流呈现在眼前。
稳定性、命中率、故障率……一切都趋于完美。
但在数据流的最末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参数模型,正以一个诡异的曲线,缓慢而坚定地偏离正常基线。
他将那段曲线放大,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所有参与共鸣的枪械,在弹道末端发生的、一个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又高度一致的偏差。
铁脊据点刚刚提交的战果报告里,一名狙击手用困惑的语气附上了一句备注:“目标确认击毙,但弹着点……好像集体向左下方漂了大概三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