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头看了看桌上那几把枪,尤其是陈牧那把重新装填但并未上膛的1911,终于彻底明白了陈牧的意图。
那把枪,代表的不是武力威胁,而是一种承诺。
一种“我有能力让你闭嘴,但我选择让你说话”的承诺。
这比任何空洞的盟约都更有力量。
他缓缓收回自己的手枪,插回枪套,动作不再是备战,而是一种收敛锋芒的仪式。
他对陈牧说:“天工研究所的技术,加上你们这份胆魄,或许真能干成点事。我的人,暂时就驻扎在外面,充当你们东侧的第一道防线。有任何需要,用枪声叫我们。”
陈牧点了点头:“多谢。”
随着第一批外来武装力量的正式“归顺”,天工研究所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紧张感依旧存在,但不再是孤立无援的绝望,而是一种枕戈待旦的警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主控室进入了平稳的轮值监控阶段。
赵雷负责外部防御协调,老砧的小队成了最可靠的哨兵。
林九则全神贯注地优化着“枪语联盟”的信号过滤和数据分析模块,确保每一次“心跳”都能精准无误。
而陈牧,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巨大的全球据点图。
十七个红点,像十七颗顽强的心脏,在黑暗的大陆上同步搏动。
每一次信号的跳跃,都让“文明活性值”以微弱但坚定的姿态缓慢攀升。
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一种脆弱的新秩序正在建立。
然而,陈牧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
他盯着地图西北角和东南角的两个红点,一个是“沙眼”,另一个是“铁脊”。
在刚才那场波澜壮阔的信号雪崩中,所有据点的回应几乎是瞬时联动的,唯独这两个点,它们的信号频率在接入网络的瞬间,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延迟。
那延迟短到只有百分之几秒,在系统层面甚至被归为正常的网络波动。
如果不是陈牧对数据流有着近乎变态的敏感度,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
可这丝微小的延迟,就像一首完美合奏的交响乐中,一个被刻意拖慢了半拍的音符。
它不影响主旋律的激昂,却在听觉的底层,埋下了一丝说不出的怪异和不协调。
是设备老化?
还是信号受到了特殊的地磁干扰?
陈牧调出了这两个据点的所有背景数据,反复比对,却找不出任何技术上的合理解释。
他没有声张,只是将这两个据点的监控优先级默默调到了最高。
直觉告诉他,这张刚刚织就的希望之网,或许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天衣无缝。
在那看似整齐划一的枪声节拍之下,可能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错位的杂音。
夜色渐深,主控室里只剩下仪器的嗡鸣和键盘的轻响。
窗外,废土世界的风声一如既往地呼啸,仿佛在吟唱着一首古老而荒凉的歌。
而那张闪烁着十七个红点的地图,在陈牧眼中,既是人类文明复苏的星火,也可能是一盘暗流涌动的棋局。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那错位的节拍彻底暴露出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