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疾风北上(2 / 2)

经过两个时辰的紧张抢修,全营终于在深夜时分全部通过险峰。此时,雨势稍歇,但山路上满是泥泞和积水。

山路难行,但这一日的行动计划没有完成,凌晨三点,大雨完全停了。

邱三田站在山崖上,望着东方微微泛白的天空。他计算着行程:\"按这个速度,我们比预计晚了一天......\"

\"将军!\"副官突然指着远方,\"前面就是直隶边境的哨卡!\"

远处,隐约可见烽火台上的火光。疾风营的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看到希望的曙光,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上马!\"邱三田厉声下令,\"天亮前必须赶到哨卡补给!\"

蒙古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休息,它们昂首嘶鸣,迈开步伐。士兵们挺直腰背,尽管双腿酸痛,却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疾风营的先锋部队终于看到了直隶边境的城墙。邱三田松了一口气,回头望向身后的队伍,两千将士,四千匹马,一百六十辆大车,在暴雨山岭间穿行三日,行程虽慢,却从未停下。

\"传令!\"他高声宣布,\"埋锅造饭,人马都在哨卡好好休整一日,明日继续前进!\"

士兵们发出欢呼。

1820年7月,当俄罗斯三万步兵悍然入侵东北边疆的消息传至中原,整个华夏大地沸腾了。

从山西的黄土高原,河南的中原沃野,山东的齐鲁大地,直隶的燕赵之境,一支支队伍正日夜兼程,向着东北方向疾进。他们有的是边军精锐,有的是地方团练,有的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有的是刚刚脱下儒衫的书生。但此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华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抗击俄罗斯的侵略。

在山西,疾风营率先出征。他们每人两匹蒙古马,160辆大车满载粮草弹药,日行七十里,翻越太行山,直奔黑龙江。他们的马蹄踏碎了山间的晨雾,他们的旗帜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报,俄寇已至松花江!\"斥候飞报。

\"传令,全营提速!\"邱三田拔出佩刀,\"我们必须在俄军进攻黑龙江将军府前赶到!\"

在河南,原本要接受培训和换装的嵩山营的将士们,还来不及换装,已经在渡过黄河。他们没有最新的武器,没有疾风营那样的双马辎重,甚至身上还穿着满清的战袍,但他们有坚定的意志,在接到命令后毅然北上。推着独轮车,扛着满清装备的老式滑膛枪和冷兵器,徒步穿越豫北平原。

\"听说俄国人烧杀抢掠,连妇孺都不放过!\"满清老兵李大牛咬牙道。

\"那我们就去东北,和他们拼了!\"年轻的新兵蛋子握紧了手中的长矛。

在山东,原满清水师的将士们放下了手中的船桨,改操步枪。他们本是守卫海疆的老兵,但听说俄军从陆路入侵,他们毅然北上。

\"我们熟悉北方气候,更能忍耐严寒!\"原北洋水师,现在的西太平洋水师山东水师统领林远山下令,\"所有战船改为运兵船,送将士们过渤海!\"

在直隶,北京神机营的步枪兵们正在整装待发。他们装备着最新的燧发枪,是北京城训练的最新火器部队。

\"北方军团下令,命我等即刻北上,支援黑龙江!\"营长赵铁鹰下令,\"全军轻装,只带火药和刺刀!\"

1820年7月,黑龙江将军府的烽火台接连燃起三股狼烟。守军了望兵颤抖着举起望远镜——黑龙江北岸,三万俄军黑压压的阵列如乌云般压境,火炮在晨曦中泛着冷光。

\"报!\"斥候滚鞍下马,\"俄军已在漠河渡口集结,炮兵阵地延伸至二十里外!\"

营长廖清泉攥紧腰间佩剑,指节发白。三个月前刚归降中华国的黑龙江,各地还散布着零星叛乱。原本驻守的精锐半数被抽调西进平叛,如今城内能战之兵不足八千。

\"大人,我们守军不足\"副将指着地图,\"他们若突破瑷珲要塞,沿乌苏里江直下......\"

话音未落,城外突然传来震天炮响。俄军先头部队已开始试探性进攻。

三百里外的俄军大营,将领们围坐在作战地图前举杯畅饮。

\"满清刚刚归降那个什么中华国,\"科尔夫斯基中将用马刀拨弄着地图,\"东三省守备空虚得像个筛子。\"

\"东太平洋舰队的陆军主力?\"副官冷笑,\"早被派去蒙古收编那些部落了,整个东北只剩三千士兵。\"

科尔夫斯基将伏特加一饮而尽:\"三万精锐,六十门攻城炮,足够我们打下整个黑龙江将军府。\"他指向地图上闪烁的红点,\"然后直取海参崴,那才是真正的战利品。\"

\"为了太平洋出海口!\"众将举杯高呼,\"乌拉!\"

6月15日黎明,黑龙江上空飘着细雪。俄军炮兵率先开火,炮弹如雨点般砸向瑷珲要塞。

\"放!\"廖清泉拔刀怒吼。守军仅有的三十门六零迫击炮在还击,硝烟中可见俄军步兵正抬着浮桥冲向江面。

\"他们想强渡!\"副将拉着将军的袖子,\"瑷珲守军不足三千!\"

\"传令下去,\"廖清泉咬破嘴唇,\"所有民夫进行枪械训练!\"他望向南方,\"要是援军能在十天内赶到......\"

此时三千俄军已成功架桥,骑兵如潮水般涌上南岸。黑龙江畔的炮声,惊起了栖息的寒鸦。

俄军指挥部内,科尔夫斯基正用红铅笔圈画着地图。

\"整个黑龙江守军只有三千,而且多半是水兵。\"他得意地笑着,\"只要我们拿下黑龙江将军府,就能从背后包抄。\"

\"将军,中华国不会坐视不管吧?\"有参谋迟疑道。

\"等他们反应过来?\"科尔夫斯基将地图重重合上,\"我们已经拿下整个黑龙江\"他指着窗外阴沉的天空,\"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战略窗口期,我们的西路大军正在进攻西域,中路正在向蒙古提供军火,蒙古在发生叛乱,这个国家到处都在起火,在他们还没真正控制住这个国家的时候,俄罗斯已经一举夺取黑龙江和太平洋出海口!我们将成为拥有欧洲和太平洋的真正双头鹰帝国。\"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黑龙江上时,俄军的旗帜已经插上了瑷珲要塞的城墙。守军率领残部退守第二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