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万里想了想,指出两个地点,“要么去东北,要么去西安!”
但是他补充道,“应该是西安府!”
郑一娘挑眉问道:“为何?”
肖万里说道:“若是返回东北,那就代表他们失去正统,要逃回关外做蛮夷!而前去西安府,则代表他们依然是华夏正统,依然控制着龙脉之地。”
姚大人终于放下苹果,他摇头说道:“我们最多打下京城,不可能兵进西安,这一路补给线太长,满清可以处处设伏,我们兵力不够!”
牛野思考片刻,说道:“如果满清的军队和老百姓也能为我们所用呢?”
三人齐齐看向他,眼睛里全是疑问。
牛野拿起笔,写下了两个字,“分田!”
中国历史上,新朝建立初期往往因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统治者为恢复生产、稳定统治,通常会采取措施重新分配土地。例如,西汉初年,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将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实行“什五税一”的低税率,使农民获得土地并恢复生产,推动了“文景之治”的出现。东汉初年,刘秀在统一后,通过“度田”政策清查土地,试图抑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但因豪强抵制未能彻底执行,不过仍通过分配无主土地给农民,缓解了土地集中问题。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按人口分配给农民(男丁40亩、妇人20亩),同时规定奴婢、耕牛也可受田,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唐朝初期,延续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田80亩(口分田)和20亩(永业田),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生产。明朝初年,朱元璋推行“屯田制”与“均田制”结合,将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同时组织农民屯垦荒地,使大量流民获得土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清朝初期,通过“圈地令”将大量土地分配给满洲贵族,但也通过“更名田”将明朝藩王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部分农民获得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新朝为抑制土地兼并、恢复农业生产而推行的重要土地制度,但仅在特定时期有效,未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是历史上最典型的均田制度,规定土地国有,农民按人口获得土地,死后归还国家,同时限制土地买卖,这一制度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但也因豪强地主通过占有奴婢、耕牛获得大量土地,未能彻底抑制土地兼并。唐朝的均田制在初期有效,但随着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加剧,到天宝年间(8世纪中期)已无田可授,均田制逐渐解体。王莽新朝的“王田制”试图废除土地私有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按人口分配,但因触动了豪强地主的根本利益,遭到强烈抵制,最终失败。明朝的“均田制”因土地兼并严重,未能有效执行,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最终引发了李自成起义。清朝的“更名田”虽将藩王土地分配给农民,但未能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仍在继续,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姚大人将吃完一半的苹果,再咬了一口,含糊说道:“牛野,除非你大开杀戒,否则中原地区那里还像以前那样,有大量无主的荒地?”
郑一娘也说道:“这天下土地十分,豪强和地主占了七分,满清的这些豪强和大地主早已把能用的土地都收进了家财,我们无地可分! ”
牛野继续写到:“以武力强分土地,按人头重新分配!”
姚大人,郑一娘不说话了,只是眉头紧锁。
肖万里直白的说道:“满清的大地主,文官和武将,天生就是一体!没有钱的家庭根本培养不出读书人和习武之人,一旦你这么做,各地的抵抗会极其凶狠,我们一定杀个人头滚滚!而且你杀的一定是所有读书人的父母,他们大多数都出身地主家庭,是和天下读书人为敌啊!”
牛野的眉头也紧锁,分个地,就她娘这么难吗?一定要逼我杀人?
姚耀祖想了想,然后拿起牛野放下的炭笔,在旁边写了两个字,“换地!”
牛野看向姚大人,“什么意思?”,他没明白,如何换地?
姚大人把苹果一扔,结果没落进垃圾桶,被另外三个人怒目而视,灰溜溜去捡起,再扔进垃圾桶里。
站起来,背着手说道:“美洲,澳洲,菲律宾,加里曼丹,爪哇岛,非洲,人烟稀少,而且我们还需要更多移民,让这些大地主过来开荒!一亩换两亩,我们仁至义尽!”
郑一娘疑惑的问道,“若是有家族有一万亩土地,那我们不是要给出两万亩?”
姚大人嘿嘿笑,“在非洲沿着河给他们画一个一万亩土地很难吗?”
肖万里飞速计算,“五里乘五里的范围就差不多有一万亩!”
牛野明白了,他站直身体说道:“承诺给他们一个庄园对吗?”
姚耀祖点头,“是的!但是必须是荒地,要他们自己开垦!”
郑一娘继续说道:“这是生地,产出要少于熟地,他们怎么可能愿意?”
牛野的脸上满是寒意,“若是不愿意,那他们就没有什么用了!”
姚大人嘿嘿笑,“我还有一个方法能让他们开垦荒地一样能有熟地的收成,要不要听一下?”
牛野三人转头看向姚耀祖,想看看这货到底有什么想法。
姚耀祖抬头问他们,“若你们都是穷人,家里没啥土地,每天都为了一口吃的四处奔波。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十亩地,你只要出三年土地里的四成收益给国家,作为赎买费用。而三年后,这块土地就是你的,正常交税即可,你们愿不愿意?”
肖万里想了想,“至少这十亩地里一半的收益是我的,等于多出五亩土地的收益,而且三年后,这十亩地都是我的,我肯定愿意!”
牛野和郑一娘的眼睛亮了,牛野看向姚大人,“可以用银行来支付每年支付银钱!满清这边的农民将粮食交付银行,其他地区直接给出银钱给到开荒的家庭,这样就能保证三年开荒期,他们的土地等于收获了熟地的产出?”
姚大人点头,笑着说:“银钱多的还能买蒸汽抽水机,甚至拖拉机,汽车,可以用更少的人管理更大的土地,他们还能多赚钱!同时,银行有手续费,虽然不多但聚沙成塔,另外刚刚过去的地主家庭手里有余钱,可雇佣的人手又不足,他们受过教育,能操作机器,那农业设备必然大卖。最最重要的是,穷人拿了我们分的土地,要是我们打不赢,他们的土地就是虚妄,所以必须支持我们打下去,必须打赢!”
牛野感慨道:“这样可以即解决人口,又可以开垦大量土地,还能刺激农业设备销售,更巩固了华人人口,也能少流血!”
可肖万里说道:“万一碰到荒年,赎买土地的农户交不出这么多粮食,该怎么办?”
牛野直接将炭笔拿过来写下“贷款”二字,说道:“低息贷款,让他们分十年偿还!总不会十年都是荒年!”
这下所有人都站直了身体,这件事可行,虽然有很多地主不一定会同意,但在死亡,没收土地和海外成倍的土地承诺面前,大多数都应该会选择移民!
牛野下令:“肖万里你给陈阿生写信,就说第二舰队会登陆天津府,兵进京城!告诉他,老子要杀穿满清,斩草除根!”
然后,他对郑一娘说道:“召集两千华人民兵,同时组建一千人的炮兵部队。随军出征天津府,让枪炮厂派出三百工匠,去铁矿港买制造枪炮的设备,我要在天津就地组建兵工厂!另外加大从乌拉圭和阿根廷的马匹购买数量,老子要每人一匹战马,不会骑,总会牵吧,让战马可以托运大量单兵给养,可以长距离作战,让陆军的行动快起来。”
最后,牛野安排任务,“我和郑一娘统兵作战,姚耀祖你负责就地分田和阻止地主移民,肖万里你负责兵工厂组建和新兵训练。”
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满清的地图上,大声说道:“从天津开始,我们去掀了满清的根基!”
陈阿生原本只是想砍了满清伸过来的一条手,只是想着把广州府的一切收入囊中;
李海潮想的是,既然陈阿生要收了广州府,那不如向上拱一拱把长江以南拿进手里?
李海想的是,满清一定会征召大军南下征讨陈阿生,那不如在山东半岛扎一根钉子,牢牢钉死满清的援军,以守待攻,以逸待劳!
赵大想的是,你她娘的抄了我老家,那我也要抄了你的老家,双方公平交往,礼尚往来!
而。。。牛野这伙人想的是,既然你们已经开始搞起来了,那就搞到底,一把梭哈,把满清整个掀翻得了。要是留着满清这个祸害,那南北之间的战争会源源不断,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那不如一棍子捅到底,从天津府开始他们准备直接捅去西安府,看你还能往哪里跑?有本事跑去新疆,老子正好捅去新疆!
而且,这群人不但要进攻北京城,还要沿着这条路开始进行大规模移民运动和土地改革,而且这一次移民的对象不再是穷苦农民,而是大地主阶级和文化阶层,虽然是用刺刀半逼迫的移民,那她娘也是大移民!
一月初,牛野他们乘船出发,第二舰队首先去坤甸港接受最新的冬潮级和复仇者级战舰,浩浩荡荡的向着华夏的渤海而去。
而此时,广州府之内已经战火燎原,从加里曼丹出发的部队,一队队登上广州港,开赴战场,攻城掠地。
澳洲军队已经占领台南,一队前往海南,另一队直杀舟山群岛,李珠江此时正带着赵大虎向着舟山而去。
赵大的舰队也已经出发,他们带着三十艘战舰和六十艘运输舰浩浩荡荡的跨过太平洋,向着对马海峡航行,准备进攻山海关,封死满清贵族回东北的道路,然后在关外攻城掠地。
1819年,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大清帝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在紫禁城的金銮殿上,嘉庆皇帝端坐龙椅,接受各国使节的朝贡,耳边回荡着\"万国来朝\"的颂词。朝廷上下,从皇帝到大臣,都坚信大清是\"天朝上国,无敌于宇宙\",是世界的中心,是文明的最巅峰,而四夷不过是蛮荒之地,仰赖天朝恩赐才能得享太平。
在清朝统治者眼中,大清是\"天命所归\"的正统王朝,拥有\"自古以来\"的天下。乾隆皇帝晚年曾骄傲地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盲目自信在嘉庆年间依然根深蒂固。朝廷认为,中国是唯一文明开化的国度,而西方不过是\"奇技淫巧\"的蛮夷,他们的科技(如蒸汽机、望远镜)不过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清朝自诩\"无敌\",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落后于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蒸汽机推动着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而大清依然依赖手工织布、牛拉马车。欧洲列强已经开始全球扩张,而清朝却闭关锁国,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对外界的变化几乎一无所知。
朝廷认为,长城是天然的屏障,海禁是安全的保障,只要禁止百姓与洋人接触,就能永保太平。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蛮夷的刀剑,而是来自科技的差距和制度的僵化。
然而,清朝的\"无敌\"只是自我催眠的幻觉。
1819年的清朝,看似强盛,实则外强中干。朝廷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军队腐朽,武器落后,百姓困苦。而中华国的马祖军即将到来,届时,清朝的\"天朝上国\"迷梦将被彻底击碎。
但此刻的清朝,依然沉浸在\"无敌于宇宙\"的幻觉中,直到炮声震碎紫禁城的宁静,他们才会惊醒:原来,天朝上国,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