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地下的火焰(2 / 2)

“自己看吧,其实已经不是秘密”拿破仑冷笑,“伦敦传来消息,英国议会内部已经出现分歧,不少大臣主张‘见好就收’,甚至有人提议与法国单独议和,不再追击。”

屋内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有人依旧满脸忧色。

拿破仑重新看向地图,手指轻轻敲击着巴黎外围的防线,低声自语:

“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只要他们内部裂开一道缝,我就能反败为胜。”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传令下去,继续阻击,死守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巴黎,会是最大的堡垒,绝不能陷落!”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几片雪花,拍打在玻璃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仿佛是命运在敲门。

而在不远处的黑暗中,联军的篝火连成一片,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正缓缓收紧,向这座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之都——巴黎,包围而来。

巴黎城外的原野上,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联军士兵破旧的军大衣上。天色灰蒙,远处巴黎的城墙隐约可见,黑沉沉地矗立在平原尽头,像一头沉睡的巨兽,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可此刻,真正濒临爆发的火山,并不是巴黎城内的拿破仑,而是驻扎在巴黎近郊、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统率下的俄国军团中,那些被饥饿与愤怒点燃的士兵。

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之初,欧洲列强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要彻底击败拿破仑,终结法兰西的霸权。”

为了这场战争,俄国沙皇亚历山大倾尽了国力,也寄希望于盟友的支援,尤其是大英帝国的财力。

英国承诺,将提供巨额资金援助,只要俄罗斯出十万军队,英国就出150万英镑,用于支持俄军的军事行动和军饷支出。俄军他们远离本土,深入欧洲腹地,补给线漫长,军需压力极大。

可到了1814年初,战争已经持续数月,联军攻入法国境内,巴黎近在咫尺,英国人却迟迟没有兑现承诺。

没有钱,什么也运转不起来。

俄军士兵的军饷,已经拖欠了整整四个月。

在巴黎北郊的一处临时营地,寒风呼啸着穿过帐篷间的缝隙,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裹着单薄的毯子,手里捧着发黑的硬面包,有些人甚至只能啃冻僵的土豆。

他们来自俄罗斯的各个角落——西伯利亚的猎人、乌克兰的农夫、高加索的山民,他们响应沙皇的号召,远赴欧洲,为“神圣同盟”与“欧洲和平”而战,可现在,他们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我们打仗,我们流血,可谁来管我们有没有饭吃?管我们的家人会不会在冬日饿死?”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低声抱怨,他的手指冻得通红,握着一把生锈的刺刀。

“四个月没发饷了!”另一个年轻士兵咬牙切齿,“我家里还等着我寄钱回去,我老婆孩子都快饿死了!”

“听说英国人答应的钱没到,沙皇陛下也没办法。”一名士官试图安抚,却换来一片嘘声。

“沙皇陛下?他远在千里之外,坐在冬宫里喝热茶,我们在这儿冻成狗!”一个士兵猛地站了起来,怒吼道,“我们为谁卖命?为了那些老爷们能坐稳王座?”

他的声音像火苗,点燃了压抑已久的情绪。

“对!我们打仗,他们享福!”

“军饷呢?军饷在哪?”

“是不是全都在军官的口袋里?”

“再不给钱,老子不打了!”

“不如回去种土豆,至少还会有收成。”

骚动迅速在营地蔓延,士兵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有的愤怒,有的绝望,有的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自行返乡”。

营帐外,几名俄军军官正站在一堆火堆旁,脸色阴沉。

“士兵们的情绪越来越不稳了。”一名上校低声说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出事。”

“他们敢!”旁边的一名少将猛地一拍桌子,“我们是沙皇的军队!是欧洲联军的主力!他们有什么资格闹事?”

“少将阁下,不是他们敢不敢的问题,是他们活不下去了。”那名上校皱眉道,“军饷拖欠太久,补给也跟不上,士兵们连吃的都快没了,再不发饷,恐怕……”

“闭嘴!”少将怒吼,“传我的命令,谁敢煽动哗变,就地枪决!”

可他的怒吼刚落,远处便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是士兵们的怒吼与咒骂声,甚至还有金属碰撞的声响——是枪械被拍在地上,是刺刀撞在木桩上。

几名军官猛地站起,冲出营帐。

只见营地中央,一群士兵围住了军需官,有人高声喊道:“我们的饷呢?军需官!你把钱拿出来!”

“我……我没有!”那名军需官面如土色,连连后退,“我真的没有!钱还没拨下来,我也没办法啊!”

“放屁!”一名士兵怒吼着冲了上去,“你拿我们当傻子?我们打仗的时候你在哪儿?你在后方吃香喝辣!现在你说你没办法?”

“我们要见长官!我们要发饷!”

“再不给钱,我们就不打仗了!”

“回家!我们要回家!”

混乱迅速升级,几名试图维持秩序的军官被愤怒的士兵团团围住,有人推搡,有人怒骂,甚至有人开始挥舞拳头。

一名中尉拔出佩剑,试图驱散人群:“都给我退下!谁敢造反,军法处置!”

“军法?”一个满脸泥污的老兵冷笑一声,猛地冲上去,一把揪住那中尉的衣领,“你跟我们讲军法?我们为你卖命的时候,你在哪儿?你他妈躲在后方吃香喝辣!现在拿军法吓唬我们?”

那中尉被推倒在地,佩剑哐当一声掉在雪地里。

周围的士兵见状,情绪更加激昂,有人开始高喊:“打倒军官!”,“我们要回家!”,“沙皇骗了我们!”,“这不是我们的战争!”,“我的家人快饿死了”,“没有军饷,我们今天就不走了”,“打开仓库”

越来越多的士兵在汇集,呼喊声已经汇聚如同海潮。

远处,几名高级将领闻讯赶来,试图平息这场骚乱,但他们面对的,是数千已经被饥饿、寒冷与绝望逼到极限的士兵。

俄国佬发起疯来是没有边际的,一个贵族军官为了以防万一,命令自己的卫队装弹。。。

可对面的士兵都看见了,有人在大喊“他们在装弹,他们在装弹”,这一下数千俄军也有人也开始了装弹,他们只是想威逼军官拿出军饷。

这些俄国军人,曾经是沙皇最忠诚的战士,是欧洲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力量。可现在,他们只是一群疲惫不堪、走投无路的普通人,他们的怒火,只差一点火星,就会彻底爆发。

而在联军大营里,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正与各国君主商讨下一步的进攻计划,他并不知道——

他的军队内部,已经燃起熊熊烈火。

牛野一直以为,他必须打到直布罗陀,可这货干的事情,比击沉英国的战列舰更操蛋!

一月初,只是股市崩溃,工厂倒闭,工人罢工。

可到了,一月底,当土地税再次增加百分之一,这就如同在茅草仓库里塞进去了一根熊熊燃烧的柴火,整个英格兰的乡村也都开始燃烧。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妈祖军!

他们这几年,不断骚扰东印度公司,从最开始只影响英国财政百分之一,到现在直接影响了英国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五!

英国从东印度公司能够抽取的税金,高达英国政府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现在整个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彻底枯竭。

为了支援反法同盟,过去几年英国财政部门,只能把各种亏空不断的加载在,国内的各种税收之上,民怨沸腾。

正如拿破仑说的:“英国其实也走到了悬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