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中心的黑寡妇,与缠绕两代人的血色脉络
旧报纸上,粉笔勾勒的人形轮廓,还在眼前晃动,王远山照片里,那双眼含疲惫的眸子,像两块浸了水的巨石,沉甸甸压在柯景阳的心头。王家父子一死一忏悔的悲剧,带来的震撼尚未消散,一个更冰冷、更庞大的阴影,已如同涨潮的海水,悄然漫过他的脚踝,将他拖向更深的迷雾。
如果“王氏实业”的崩塌、王远山的坠亡,都是“银杏会”精心策划的结果,那这场以无数家庭破碎,为代价的“猎杀”中,谁才是吞咽下最肥美血肉、笑得最狰狞的猎食者?这个问题像根刺,扎在柯景阳的脑子里,让他连呼吸都带着紧迫感。
职业本能,与被彻底激发的侦探思维交织,驱使他猛地跳过报纸上,那些渲染悲情的社会新闻,手指在微缩胶片,阅读器的按键上飞快敲击,直接锁定1998年股灾期间的,深度财经分析版块。屏幕上的文字,飞速流转,“做空”“空头主力”“资金流向”“获利盘”这些关键词,成了他在文字海洋里,搜寻真相的灯塔。
微缩胶卷在机器里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当年的隐秘。柯景阳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酸涩感早已被抛到脑后,直到一份泛黄的《金融观察周报》内页,闯入他的视线,这份报纸在当年以分析犀利、敢说真话闻名,而页面上那篇题为《谁在风暴眼中,攫取最大红利?复盘本轮做空资金流向》的文章,标题就让他心脏猛地一跳。
他伸手按住阅读器的放大键,文字逐渐清晰。文章用极其谨慎,却字字见血的专业笔触,拆解了股灾中几支异常活跃、获利数额惊人的资本派系。当看到其中一段时,柯景阳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连指尖都泛了白: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以‘欧阳’氏为代表的跨境资本集团,其关联交易席位,在本轮市场下跌中,表现异常活跃,净空头头寸,连续三周位列市场前列。据本报通过,多方信息源交叉验证,该集团在本轮趋势中,通过股指期货、股票质押等多重工具,捕获的利润,保守估算已超过九位数(单位:美元)……”
“……进一步调查显示,该资本集团背景深厚,与海外多家投行,存在隐秘合作,操作手法极为老辣,对宏观政策风向,及市场情绪的把握,精准到令人心惊,往往能先人一步完成布局。有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其巨额获利,或并非单纯源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更可能与……”
报道写到这里,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剪刀剪断,原本犀利的笔触,突然变得语焉不详,转而岔开话题,开始讨论,无关紧要的市场技术指标。
但这已经足够了!
“欧阳”!
这个姓氏,像一道劈开乌云的闪电,瞬间击穿了,柯景阳脑中积压的所有迷雾!他猛地从椅子上直起身,瞳孔因震惊而放大,欧阳瑾!那个总是穿着剪裁得体的旗袍、手持檀香折扇,看似超然物外、优雅从容,却屡次在他陷入困境时“恰巧”出现的私募女王!那个家族在新月城,金融圈盘踞百年、声望如雷贯耳的“贵族”!
她的家族,竟然是1998年那场股灾里,对王家“王氏实业”,乃至整个新月城资本市场,进行无情收割的最大空头之一?!
嗡……
一股尖锐的嗡鸣声,在柯景阳的耳中炸开,他只觉得头皮发麻,一股彻骨的寒气,从脊椎尾端直冲头顶,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些原本零散的、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在这一刻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疯狂地交织、缠绕,最终编织成,一张覆盖两代人命运的、巨大而恐怖的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