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证监会旧档案大楼的,电路时断时续。
门轴发出刺耳的呻吟,霉味混合着某种铁锈味扑面而来。
档案室的铁门,在身后重重关闭,柯景阳的呼吸,混着霉味和血腥气。
柯景阳戴着,黑色鸭舌帽,雨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他撬开侧门的锁,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积灰的走廊,尽头那扇铁门上的,封条写着\"2008年9月,新月广夏专项调查\",封条边缘残留着,暗褐色的污渍。
指纹识别器早已断电,但门锁上插着,一张被雨水泡软的工牌,\"王振国 稽查三科\"。
手电筒光束扫过文件柜,柯景阳突然僵住。
最底层的抽屉缝隙里,夹着一小截透明胶带,上面粘着半枚指纹。而抽屉把手上的刮痕,明显是,被人用工具暴力撬开过。
档案室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个,被撕开的牛皮纸袋。
柯景阳戴上手套,抽出里面的文件,
《新月广厦现场检查底稿(未归档)》,
检查日期:2008年9月17日,
检查员:王振国、李xx(名字被血污覆盖)。
最后一页的\"异常事项\"栏,粘着半张被血浸透的收据:
\"青岛永昌造船厂 现金收款 ¥280,)”的黑色文件夹上。封面上用红章盖着“绝密·现场检查底稿”,锁扣处凝固着,褐色的血迹。
门外,保安的手电光,已经扫到楼梯口:“谁在那儿?!”
柯景阳踹开,通风管道时,文件夹里,滑出一张照片,2001年9月28日,新月广夏财务室,穿白大褂的人正在抽血。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
“L-327药物实验对象:财务部全体”。
他翻滚进地下车库,档案页在奔跑中散落。其中一页记录着,新月广夏的“存货”,
“所谓‘高端生物制品’,实为染色自来水。”
而签字确认的审计师,正是现任新月证券,总经理徐振邦。
躲在配电室的柯景阳,终于翻开底稿最后一页。
整页纸被血渍浸透,但紫外线灯下仍能辨认: